暑假結束沒多久,尚迪家里的房子就裝好了。
上下兩層的獨棟別墅,每層都有四間臥室和一個客廳。
每個臥室內部有一個衛生間,廚房在別墅右邊,豬圈在別墅左邊。
尚明揚算了一下賬,發現建房用了五萬多塊錢。
“你就不要出去了,聽說賣煙賣酒的利潤很高,我們開個超市。”李薇說道。
“沒有本錢怎么開超市?”尚明揚問道。
“我們還有五千多,先把超市開起來,實在不夠,再找人借點錢。”李薇說道。
“行。”尚明揚想了想后,點頭應了下來。
兒子賺錢能力比他厲害多了,還在讀幼兒園的兒子,寒假和暑假期間,兒子哪一天釣到的黃鱔,不能賣幾百塊錢?
他出去揮汗如雨的干一個月,拿到手的錢只有一千多,除去各種開銷,頂多剩下**百,還不如在家做點小生意。
在鎮上弄個超市,既能照看母親,又能陪伴老婆和兒子。
第二天早上,尚明揚前往鎮上,辦理各種手續。
前后用了大半個月,超市開門營業了。
超市的商品很少,除了煙酒、日常用品之外,還賣家里種的菜。
尚迪釣到的黃鱔泥鰍,也拿到超市賣。
“今天賺了多少?”
“五塊六。”
“今天賺了多少?”
“七塊八。”
“今天賺了多少?”
“十二塊三。”
......
“今天賺了多少?”
“三十八塊五。”
“生意越來越好了。”
“是啊!”
每天關門的時候,尚明揚都會算賬。
直至尚迪放寒假的時候,超市平均每天的利潤漲到了四十幾塊錢。
過年前后的生意都很好,幾乎從早忙到晚。
大年三十,尚明揚選擇關門。
生意再好,也要過年。
初一十五上墳燒香,超市只是營業時間縮減了一些。
過了年,尚迪又讀了幾個月的幼兒園。
暑假結束,尚明揚帶著他來到豐鎮小學。
差幾天滿七歲的他,沒能就讀豐鎮小學。
去了一趟第二小學,年齡不夠的他,再次被拒之門外。
來到七里小學,父親找了個同學,尚迪成功報名。
七里小學離鎮上有七里,距離牛家灣有四里。
兩天后,尚迪升級成一個小學生。
七里小學有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都只有一個班。
在豐鎮的小學之中,七里小學名列倒數第三。
不是學校的老師不行,主要原因是七里小學的師生太少了。
班上的數學老師孫強,既教數學又教體育,聽說曾經當過兵打過仗。
班上的語文老師,除了教語文之外,還要教品德。
自帶大米和飯盒,拿到食堂去加工。
有些學生不帶米,又或者米掉了,就找別人救濟。
走到食堂,這個飯盒里抓一點,那個飯盒里弄一點。
干飯弄成稀飯,稀飯被打倒了,然后中午沒飯吃,顯然已是常態。
要是身上有錢,還可以用錢買飯。
混得熟了,還能賒欠。
水放多了,最后就是稀飯,有時不干不稀,簡直難以下咽。
有些同學的飯盒里,放了土豆、豬肉、牛肉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