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蘇妮又去兩江大學讀書。
尚迪駕車來到王家村,看了看正在修建的賓館、酒樓。
停車場已經建好了,擁有五十個停車位。
“再過一個多月,賓館和酒樓就建好了。”
望著破爛不堪的鄉村公路,尚迪打算擴建一下。
找到王富強,商量了一陣,村里出地,他出錢,路面擴成兩車道。
單車道三米,兩車道六米,加上停車位和路基,總寬度十米。
王家村的鄉村公路一直連通國道,總長度一千兩百多米。
等王富貴搞定土地和手續,尚迪找了個筑路公司,簽了合同付了款。
被占了土地的村民,從村里的自留地,分到相應的土地。
“在魚塘周圍,弄一些鋼筋混泥土的釣臺。”
時間一天又一天過去,不知不覺就是幾個月。
尚迪前往兩江大學,連續考試十幾天,順利拿到畢業證。
“從現在起,我就是計算機專業的博士了。”
幾天后,尚迪與蘇妮一起,駕車返回興縣。
賓館、酒樓、停車位、柏油路早就建好了。
一念至此,尚迪決定開塘。
請了一個宣傳隊,敲鑼打鼓的在縣城宣傳了一下。
開業當天打一折,魚每斤五塊......
興縣的魚塘,釣魚大多數都是每斤十塊,有的魚塘每斤十五。
每斤收費五塊,不少熱衷釣魚的人,相繼跑到王家村水庫。
一連串的停車位,每小時收費兩塊,價格不貴也不便宜。
城區停車每小時三塊,在鄉村里面停車,都不收費的。
“一斤多的魚,力氣比五斤多的魚還要大?”
“這魚的活力真強,絕對是野生魚。”
“每斤五塊錢,物超所值啊!”
“一折五塊錢,不打折豈不是要五十?”
“路重修了不說,居然還有賓館、酒樓、停車場。”
“加工費每斤十塊,多釣點魚,中午就在王家酒樓加工。”
開業當天,不到早上九點,大部分釣臺,都被人霸占了。
“五十四輛汽車,每小時兩塊錢,摩托車和電瓶車二十七輛,每小時一塊錢,好像還不錯啊!”王富強算了算賬。
尚迪、蘇建城、蘇云天坐在專屬釣臺,一邊聊天一邊釣魚。
臨近中午的時候,某些釣魚的人走了,某些釣魚的人在王家酒樓吃飯。
“李哥,這魚又香又好吃,一點腥味都沒有。”
“廚師的廚藝不錯,比得上酒樓的大廚。”
“不是廚師的廚藝好,是魚的質量好。”
“等會還要開車,我不喝酒了。”
“怕什么?這里有賓館,一百塊錢一天,喝醉了明天再回去。”
“行,那就陪你們喝點。”
做了一盆鍋巴鯽魚,一盆酸菜魚,尚迪又炒了一個青菜。
“這魚真香。”蘇云天贊道。
“魚好,廚藝也好。”蘇建城說道。
“收了多少錢?”蘇妮問道。
“釣魚費五千多。”尚迪回答道。
水庫被他承包了五十年,釣魚都是掃碼支付,錢都轉到他的卡上。
停車費、酒樓、賓館收到的錢,存進一個公共賬戶。
公共賬戶每月結一次帳,他拿六成,村里拿四成。
“每斤五塊,一個上午,就釣了一千多斤?”蘇建城愣了愣神。
“釣魚的有一百多個人,現在這種天氣,平均每人十斤不算多。”尚迪說道。
下午天氣炎熱,來釣魚的人并不多。
拿著魚獲回家的人,吃過魚之后,心中又驚又喜。
同樣品種的魚,他們吃過無數次了,如此好吃的魚,還是第一次吃到。
蘇妮放暑假了,只有周末兩天的上午,才去玫瑰健身會所。
縣城御景別墅區的房子,這段時間很少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