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沒有打攪,只是安靜的喝著茶,等待著。
他有絕對的信心,因為在來之前,他了解過鄭謙的履歷,這個年輕人在海外被壓迫的經歷雖然看似很慘,但其實不足為奇,因為類似的藝人有太多太多了,隨著韓國偶像產業的崛起,整個東南亞有志于此的各國年輕人幾乎都奔向了韓國各大經紀公司,在其中能真正闖出一片天地的只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沉沒在這片娛樂產業之下。
并且隨著產業的發展,藝人們的經紀合約越發的嚴格,資本的剝削從來都是沾滿血腥的,鄭謙那個時代的合約還算寬限,只需要簽五年,如果放到現在,八年、十年的合約比比皆是,而且所有的演出活動費用,經紀公司都不承擔,最多只是墊付。
每次分發勞務費時,都會扣除服飾、化妝、道具等支出費用,之后才會把剩余的勞務費結算給藝人。
這就導致,許多藝人一場場演出過后,因為收入小于支出,就使得藝人每場演出的勞務費,不僅要倒貼給公司,有時候還會倒欠公司。
如果一直沒有出頭之日的話,那么,藝人演出的越多,就欠的越多,等到離開公司的時候,背負幾十萬債務的藝人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所以鄭謙這段苦哈哈的經歷,在萬峰眼里可以說是稀松平常。
他在意的是鄭謙最近這幾個月的突然崛起,在《歌唱家》舞臺展露的歌曲他剛剛聽過,雖然不錯,甚至有的歌堪稱驚艷,但對演繹者的要求實在太高,幾乎限定了只能鄭謙這樣的高音表演者才能使用。
然而,鄭謙寫給華仔的《17歲》,在港臺地區甚至整個東南亞都反響熱烈。
許多華仔的粉絲聽到這首歌都跟魔怔了一下整天在電臺點播這首歌,甚至自發的在香港掀起了一陣“17歲”浪潮,且吸引了諸多名人加入,大家紛紛都開始敘述起自己17歲的過往,幾乎讓《17歲》成為了現象級歌曲。
甚至發哥、四哥都因為此事主動與華仔聚集香港無線電視臺接受采訪,一起追憶當年闖蕩娛樂圈的往事,一時間相關報道占滿了頭條。
單單這一點,可能還讓鄭謙引不起旁人的注意,但鄭謙在華仔演唱會唱的那首《真的愛你》,卻是真正冒頭,因為它奇跡的激發了香港搖滾樂壇的活力。
最近這段時間,香港到處都是地下搖滾歌手冒頭,在街頭演唱這首歌曲,許多相關視頻都被傳到了網上,甚至有人做了快閃活動,在亞洲各地流傳。
《真的愛你》這首歌,被譽為吹響新世紀搖滾樂復辟的號角,導致許多搖滾歌手開始到處懷念青春。
這讓萬峰大為驚異。
他從沒見過一個平庸的歌手能突然開竅的。
這只能說鄭謙的確像是許多香港媒體報道的那樣,是一顆在資本的壓迫下被埋沒的璞玉。
如今,在經過公司內部商議后,作為香港環球唱片的音樂總監,他帶著最大的誠意,拿著一份完整的經紀合約,第一時間趕赴內地,只為了把這塊被埋沒的璞玉,打磨成真正的玉器。
----
感謝男人三十六、軍師中郎將的100書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