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謙氣沉丹田,用美聲的唱腔,用力高歌。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自從離開家鄉,就難見到爹娘……”
鄭謙吐字清晰,堪稱字字鏗鏘,而且他的音調起的很高,換了一般人,肯定到最后會啞火,可鄭謙偏偏完整的唱了下來。
這一下子便讓眾多干部刮目相看,一個個交頭接耳,不斷點頭,給予了肯定。
基本功很扎實。
高音特色很突出。
這么年輕就有這樣的唱功,很難得。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一樣的足跡留給,山高水長——”
魏葉紅的關注點卻不一樣,她仔細的聽著這首歌,直到這副歌部分,方才微微一笑。
“很有記憶點的歌曲啊!”
楊宏毅夸贊道:“我喜歡!拿來當征兵宣傳曲也不錯,我覺得這首歌流傳度會很廣,看來我昨天說的話,鄭謙記在心里了!”
“你說了什么?”魏葉紅好奇道。
“我說如果他的作品能在全軍推廣,就有很大幾率獲得每年一評的全軍最受喜歡的軍旅歌曲特別獎,到時候,就有機會得到職位晉升。”
楊宏毅哈哈道:“然后他就寫出來這首歌了,雖然不像《為了誰》那樣感人,但副歌部分不斷重復‘咱當兵的人’,明顯很洗腦很有記憶點,哈哈,為了拿獎,這小子鬼心思倒是挺多的!”
魏葉紅莞爾:“這首歌的確能達到膾炙人口的效果,關鍵歌詞也很好,突出了軍人的錚錚鐵骨和無私奉獻精神,響應時代主旋律,也的確有機會拿獎。”
此時,各大文工團的人得知鄭謙這首歌是原創,并且有機會被選為今年征兵宣傳曲的時候,也都極為驚訝,對鄭謙這首歌表示了肯定。
特別是“頭枕著邊關的明月,身披著雨雪風霜”、“為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以及最后的“一樣的風采在共和國的旗幟上飛揚”等歌詞,完美突出了戰士們當兵的意義。
一曲歌下來,鄭謙的表現可圈可點,贏得了在場大片大片的掌聲,許多人都表示贊賞。
“聽說這首歌準備作為今年的征兵宣傳曲?”
“很不錯,充滿信仰,讓人豪情萬丈,軍歌就得這么唱!”
“這小伙子很和我胃口,瞧這姿勢,站立時挺拔如松,唱的也是氣勢如虹!”
“我有點驚訝,調這么高的一首歌唱下來,臉不紅氣不喘的,基本功太扎實了。”
“說出來你們不信,《為了誰》也是他寫的,連續兩首主旋律歌曲,很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