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竟然被拍成了電視……
在高興的同時,又深覺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明白了“人民子弟兵”這個稱號所賦予的含義。
歐美一些國家看到當兵的出現在面前,下意識的都會抗拒和躲避,因為他們是“暴力機器”的代名詞。
而國內的士兵們出現在面前的時候,人們第一感受就是踏實,心安!
每次碰到什么大災大難,人們都希望看見解放軍早點來幫忙,就像看見親人一樣歡迎。
全世界范圍內,只有解放軍戰士才會被稱之為人民子弟兵!
不論是在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人民解放軍都是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堅強柱石,因此,將人民子弟兵稱之為“最可愛的人”,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歷史上,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哪里危險,哪里就有子弟兵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身影。
所以,當《為了誰》的樂聲響起后,所有官兵腦海中都回蕩起去年抗洪救災的畫面……
一剎那間,鼻腔就酸澀起來。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鄭謙的嗓音非常洪亮,直抵人心,聽得許多戰友瞬間就紅了眼眶。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雖然他們是空降軍部隊,只有少數能真正實行跳傘任務,但大多數傘兵依然被派遣到災區進行救援任務,一卡車一卡車的士兵瘋狂的朝災區護送,當時全國投入兵力共四百多萬人次,組織民兵預備役部隊甚至達到五百多萬,幾乎所有解放軍都參與了救援任務。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抗洪救災的危難時刻,人民子弟兵從未退縮,涌現了一大批抗洪英雄模范,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在這其中,就有自己熟悉的戰友……
“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獲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
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廣場上,由團長和指導員帶頭高歌,開始跟著鄭謙的歌聲一起合唱。
幾乎一瞬間,整個營地數千人的歌聲匯合在一起,形成了龐大的洪流。
旁觀者無不震撼。
“你是誰,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你是誰,為了誰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誰最累
我的鄉親我的戰友
我的兄弟姐妹……”
如果說在此之前,官兵們還不認識鄭謙。
那么當這首歌過后,鄭謙的身影可以說是牢牢的占據了所有人的心房。
數千人大合唱,在所有文藝演出中都很少見,而且各個都是血氣方干的漢子,那歌聲便猶如鐘鼓齊鳴,瞬間讓營地里所有忙的、不忙的干部們像是感受到了號召,一個個都暫時卸下了手中的工作,忍不住好奇心跑過來觀看。
然后在氣氛感染之下,果斷站在一旁,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起來:“你是誰,為了誰……”
“天吶!”
主持人于果目睹此情此景,忍不住感慨道:“這才是真正的超級明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