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多旺鮮奶現階段許多攻克的難題。
除此之外,鄭偉最近這段時間,走遍大江南北,也逐漸了解到兒子鄭謙在當下的人氣是有多么火爆,他非常欣慰和喜悅。
因為這就可以省下一筆產品代言費了!
不過,因為鄭謙正在參加《中國偶像》,而節目的冠名商是同行火牛乳業,按照節目合同協議,鄭謙在節目結束前,是無法代言多旺鮮奶的,所以還需要等節目結束,鄭偉才能狂薅兒子的羊毛。
另一邊,梁蓉開辦的教育機構“安新教育”,在經歷了兩個月的磨練和業務開展后,勉強維持正常運轉。
不過現階段,依然還是處于小幅度的虧損狀態。
雖然待遇和薪資在行業內都算中上,但現階段規模不大,很難吸引到真正的有才之士加入。
所以現階段,公司主打的依然還是中小學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至于其他業務,像是外語培訓、出國咨詢,甚至是圖書出版等項目,依然無法有序的開展。
不然的話,虧損的就更多了!
鄭謙了解過老媽梁蓉的想法,其實心底也很吃驚父母的這份事業心。
梁蓉顯然是想要做前世的“新東方”。
現階段,國內教育市場魚蛇混雜,不得人心,許多所謂的教育機構不過都是小作坊,交了錢跑路的比比皆是,所以引發了一定程度的信譽危機。
許多人寧愿請專業性不太強的個人家教,也不會考慮專業性極強的教育機構。
而安新教育,目前就面對這樣的窘境,任憑營銷說的天花亂墜,也沒多少人敢輕易嘗試。
梁蓉也知道,這必須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營銷案例才行,比如在安新教育走出去的孩子,考上了京城大學、水木大學,或者香港大學等等。
而安新教育起步時間太短,這樣的營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能熬時間。
而教育機構想要做大做強,也并非易事。
要么建立一種模式,保證老師不會輕易流失,要么建立一種模式,降低教師的重要性。
而安新教育現在,做的是第一種模式。
不僅需要保證老師不會流失,還需要更豐厚、優越的條件吸引更優質的體制外教師加入。
這都需要時間的累積。
不過,梁蓉和鄭偉也都在這段時間,陸續知道了兒子多多在娛樂圈是如何興風作浪了。
即便工作再忙,每周五晚上,也都會準時收看《中國偶像》。
從起初的不敢置信,到每次看電視的緊張,再到晉級時的喜極而泣,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里,兩位爸媽的情緒真是忽高忽低,大起大落。
直到今天,從《人民日報》上看到兒子鄭謙的專訪后,那種發自骨子里的欣慰和驕傲,讓得分居兩地的梁蓉和鄭偉,在電話里說著說著就笑著抹淚。
“這可是我的寶貝兒子!所謂虎父無犬子……”
“呸,你靠邊站,明明是我的寶貝兒子!”
“嘿嘿,我養的……”
“我生的!”
“……我也出力了好吧?”
“嘟嘟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