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謙幾杯酒下肚,面不改色,他酒量一貫還不錯的。
華仔等人也經常應酬,這點場面還招架得住,各自道別后,制片人馬冬青找到副導演計征,讓他帶著鄭謙去公司簽合同。
鄭謙這次算是友情出演,片酬只有二十萬。
事實上,其他演員大多數也都是自降片酬出演,基本上也都是這個價格,甚至更低。
像是華仔、偉仔這種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片酬基本都在五百萬以上了。
要知道,當下香港電影本土票房,每部電影普遍都是三四百萬的票房,這一次《潛伏》聚集了這樣強大的陣容,市場給的本土預估票房也不過兩三千萬左右。
香港電影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在,這一次能否重振雄風,還是繼續江河日下,其實大家都沒有底氣。
當然,除了香港本土市場外,整個亞洲各國也都是票倉,這樣強大的陣容,回本是肯定沒問題的。
鄭謙不在乎片酬,他需要的是資歷和經驗,雖然對自己的演技有一定的信心,但距離真正的影帝級還差得很遠,只有經歷了諸多大導演的片場拍攝經驗,被導演實時指導,才能在演技方面更進一步。
開機宴結束后,再過四五天就開始正式進組拍攝了。
香港電影的制作是出了名的快,許多著名電影也都是十天半月就完成了拍攝,這一次導演班底、演員班底都是經驗豐富,即便如此,預期也要用一個月的拍攝時間才能完成,足以見得趙文輝導演對這部電影的認真。
簽了合約后,鄭謙就拿到了劇本大綱,以及自己的角色分鏡頭劇本。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潛伏到警方和黑社會,進行臥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后,他們幡然醒悟,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
大體跟《無間道》的劇情相似,細節方面有所收斂。
鄭謙要飾演的是警員陳永康的少年版,是黑社會大佬曾槃的得力手下,實為警方臥底。
陳永康一生的志愿是當上一個好警察,當年投考警隊后被挑選進入一個核心的臥底計劃,目的是滲進黑社會的高層。
成功在望的時候,負責計劃的上司們卻相繼死去,陳永康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
“還真是沒幾個鏡頭……”
鄭謙看完了自己的角色故事后,巍然一嘆。
全部都是鏡頭推進,臺詞只有幾句,壓縮進整部影片里,大概有三分鐘的戲份……
新人無人權。
鄭謙熟讀了劇本后,也沒有仔細研究的想法了,四天后正式開機,而明天下午,他要前往央視拍攝《星光大道》第一期節目了。
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預熱之后,《星光大道》在觀眾度、討論度等各種熱度齊飛的情形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矚目,特別是評審席評委們的曝光,也吸引了各方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