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藝學院率領的交響樂隊正在歐洲巡演,取得了巨大的反響!今天,受華沙音樂大學的邀請,軍藝交響樂團,在當地參與了一場關于音樂的交流賽……”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是的,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著名的歌唱家、作曲家鄭謙同志,已經開始創作了,這是一場作曲大賽,考驗的是作曲家們的即時創作能力……”
“以‘二戰’為主題的作曲,相信會是中波兩國最有深度也是最值得思考的,也期待鄭謙同志能夠不負眾望,發揮所長,再次創作出如《鋼鐵洪流進行曲》這般的名曲。”
“當然,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好的,現在我們已經拿到對手的資料了,首先,其中最厲害的音樂家是鄧洛普,他是華沙音樂學院的名譽教授,當代全球能排前十的鋼琴家,其次是瑟奇亞克、李嘉圖和路易莎這三個后起之秀,他們都是作曲家,在歐美各國獲獎無數,在西方樂壇亦是赫赫有名……”
“看得出來,我們的對手實力也很強大,什么?鄭謙同志要以一敵四?”
“對手都是世界聞名大鋼琴家、作曲家,真的、真的是讓我為鄭謙同志捏了一把汗啊……”
央視音樂頻道的播音主持們一個個在新聞臺前緊張的解說著。
他們被臨時抽調過來,參與新聞頻道的播講,在簡單對事件有所了解之后,幾人在震驚和氣憤的同時,也期冀鄭謙能夠揚我國威,再次創作出世界名曲。
雖然是午夜檔,收視率不高,但國內依然有不少人看到了這則消息。
一時間,許多網友紛紛上線,開始在各大音樂、門戶論壇奔走相告。
媒體方面也迅速收到了消息,開始飛速的撰寫、擴散這條新聞,第一時間把這場深夜發生的大事報道出來。
許多人連夜爬起來打開新聞頻道,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中的畫面,同時還在不斷發短信,打電話,向謙粉們傳播這條消息。
“鄭謙?他不是在歐洲巡演嗎?”
“可惡的波蘭人,他們分明是在刁難我們!”
“意識形態的斗爭任重而道遠啊!”
“我聽我同學說了,軍藝率領的交響樂壇在歐洲的巡演很火,每一場音樂會的門票幾乎都分分鐘售罄!”
“是的,門票都高達上千歐元一張了,還有價無市!”
“鄭謙加油,不說了,我去看直播了!”
……
華沙音樂大學,鋼琴專業練習室。
在德國鋼琴家卡內基的主持下,波中雙方關于出場順序的抽簽已經完成。
以鋼琴家鄧洛普為首的華沙音樂家們,率先出場。
……
鄧洛普雖然才三十五歲,但已經是國際著名的古典樂鋼琴家。
每年他都會舉辦超過三十場音樂會,不僅在華沙樂壇,在整個歐洲樂壇,鄧洛普的存在都是舉足輕重,地位超然。
而其余的音樂家瑟奇亞克等人,雖然也是著名的鋼琴家,但卻更以擅長作曲聞名。
因此,由鄧洛普來出場演奏,就再適合不過了。
很快,曲譜被擺在了譜架上。
一身西裝革履,外套一件灰色風衣的鄧洛普,在一陣掌聲中,坐在了鋼琴前。
沒有過多的猶豫。
鄧洛普修長的手指便搭在了琴鍵上,飛速的運動起來。
因為演奏太過專注和用心,那布滿半張臉的絡腮胡子竟微微抖動。
這顯示出鄧洛普心中的不平靜。
即便如此,豐富的表演經驗,讓鄧洛普在真正彈奏時,并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發揮非常穩定。
只見他的雙手飛速的舞動,彈奏之勢,猶如行云流水。
當叮叮咚咚的琴音匯聚成一道龐大的河流,沖向在場所有人的耳畔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開始感受這磅礴的音樂在心中的跳動。
那一瞬間,人們仿佛聽到瀑布落在流石上的清脆之聲,又似乎看到了烏云蔽日,炮火的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