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一直相信,無垠的太空仍然是人類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歸宿,我將在以后,繼續描寫宇宙的宏大神奇,描寫星際探險,描寫遙遠世界中的生命和文明,盡管在現在的科幻作家中,這樣的想法會顯得有些幼稚,但我義不容辭。”
現場所有人都怔怔的看著鄭謙,仿佛看到了一個義無反顧朝著必死之地前進的勇士,一時間,不少科幻作者、讀者都感覺胸腔中有熱血沸騰。
有的人甚至被這鏗鏘有力的演講感染到眼含熱淚。
鄭謙目睹自己這演講效果這么好,原本還想迅速收尾的想法,瞬間改變了,于是繼續說道:
“其實,與人們常有的誤解不同,科幻小說并不是在預測未來,它只是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鵝卵石,擺在那里供人們欣賞和把玩。
這無數個可能的未來哪一個會成為現實,科幻小說并不能告訴我們。
這不是它的任務,也超出了它的能力。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這句話讓在場所有人瞬間屏住了呼吸。
東京都知事石原林部感覺心臟要跳出來了,這個年輕人,果然厲害。
冷戰結束后,對于太空研究的項目幾乎全部都戛然而止。
美俄兩國的太空競賽雖然很燒錢,也間接導致蘇聯解體,但對于世界科學領域的貢獻絕對是巨大的。
雖然冷戰結束了十幾年,但時至今日,所有的科研成果,幾乎都來源于冷戰期間的各種想法,足足十幾年,整個國際在太空領域都止步不前。
甚至可以一眼望得到,往后二十年,將依然如此。
美國不會在啟動太空項目,當下所取得的科研成就已經足夠美國霸權延續很多年。
除非有一個如前蘇聯般強大的對手共同競爭,讓美國感到危險。
而這個國家會是誰呢?
石原林部表情有些黯淡,如果是以前,他肯定會很自信的說,是曰本!
但現在……
舞臺上,鄭謙的那些話,讓所有人感到振聾發聵。
但他也沒有停止的意思,反而越說越來勁。
在人們的目光中,鄭謙此刻的神色充滿了向往。
“我期待有那么一天,像那些曾經描寫過信息時代的科幻小說一樣,描寫太空航行的科幻小說也變的平淡無奇了,那時的火星和小行星帶都是乏味的地方,有無數的人在那里某生。”
“木星和它眾多的衛星已成為旅游勝地,阻止人們去那里的唯一障礙,就是昂貴的價格。”
現場有人聽得熱血沸騰,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猛然起身,拍掌叫好。
人們看著演講臺上的這個亞裔年輕人,都是感覺到不可思議。
這就是中國的科幻作家嗎?
太有野心了!
鄭謙緩緩說道:“但即使在這個時候,宇宙仍是一個大的無法想象的存在,距我們最近的恒星仍然遙不可及。”
“浩瀚的星空永遠能夠承載我們無窮的想象力。”
“謝謝大家,我的話講完了,也感謝雨果獎給予我的肯定,這會是我終生值得珍惜的榮譽。”
所有觀眾都站起身來,用力的鼓掌。
主持人看著這個年輕人,眼睛里閃過一絲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