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其中的故事情節,更是描述的蔚為壯觀,令人驚嘆。
除此之外,曰本文化圈也對《三體》獲獎給予了一致的好評。
在大會結束后,鄭謙也接受了各國媒體的采訪。
“盡管獲獎了,但其實我對這部作品還是有些小小的遺憾的。”
鄭謙說:“當然,能夠獲得這樣的獎項,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但我還是要重點說一下,這個獎項,是我和斯蒂芬共同獲得。”
“斯蒂芬在美國為《三體》英文版出了很多力。同時我也在此,對所有為《三體》系列出版做出努力和幫助的同事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旁邊的斯蒂芬連忙說:“還是要分清主次的,沒有鄭謙的原版,我根本不可能翻譯出這樣想象力磅礴的作品,我寫不出名著,我只是名著的搬運工。”
所有媒體人都笑了出來。
但不可否認,斯蒂芬的確厥功至偉,不然的話,《三體》獲獎的時候,也不會特地的把譯者的名字念出來。
斯蒂芬的翻譯,可以說是非常完美地把《三體》的宏大、深邃以及對科技的各種想象傳達給了英文讀者。
在這之前,很多人都覺得這個科幻系列會相當難翻譯,各種名詞如果沒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是很難解釋清楚的,何況還有特殊十年的內容。
而且嚴格來說,斯蒂芬的翻譯,并未完全拘泥于原作,其英文版文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甚至還調整加強了一些字句,使其突出了女權色彩,這也是《三體》能夠獲獎的其中一個原因。
但不可否認的是,《三體》的獲獎,正標志著中國科幻開始形成面向全世界的態勢,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更深意義上,這是中國科幻文化走向成熟,走向全球化的一個里程碑
隨后,有媒體人提出鄭謙對新作品的想法。
鄭謙回答道:“目前正在寫《三體》的第二部,除了《三體》系列之外,其實對新作品也有一些構思和想法,不過暫時沒有動筆,因為工作太忙了。”
在場許多人已經得知鄭謙在中國也是一位頂級巨星,所以對鄭謙這番話并沒有覺得意外。
目前根據資料來看,鄭謙從始至終也就只寫了《三體》這一部作品而已。
這當然是公開的信息,其中也可能有鄭謙其他筆名的作品,但現在來說,是不為人知的。
沒有人相信鄭謙只寫了一部《三體》,這樣蓬勃的想象力,不是一時半會能夠促成的。
大多數人都覺得鄭謙肯定還有其他作品沒有曝光出來。
但鄭謙不愿意說,眾人也沒有追問。
又有曰本當地的媒體問道:“你覺得《三體》還會繼續獲獎嗎?比如諾貝爾文學獎?”
所有人都看了過來。
鄭謙頓了頓,說:“我并不期待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諾獎的話,生活就毀了。”
所有人都一臉不解。
但也有人露出會心一笑。
鄭謙的話其實只有關注過獲得諾獎的人才懂。
比如前世莫言獲得諾獎的時候,他家的墻皮都被扒了,甚至后院的蘿卜都被人挖走做紀念,種種離奇的事情發生了很多。
但是雨果獎的話,在此前的中國,很多人其實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在科幻界卻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三體》獲得了雨果獎,對于整個文學圈來說,其實已經有非常高的意義了。
而且諾貝爾文學獎并非頒給作品,而是個人,只有個人寫出了極具現實意義的作品,才會進入諾貝爾組委會的研究名單。
鄭謙見有些人不懂整個梗,便又說道:“當然,如果真的獲得諾貝爾獎,自然是好事,但我大概率是不會得的,放眼全世界,歷史上的科幻小說,從來沒有接近過諾貝爾文學獎,這畢竟是兩種審美趣味相差很大的文學。”
媒體采訪很快就結束了。
鄭謙捧著獎杯和證書,準備離開的時候,又被一群各國科幻作家圍堵,各種合影留念紛至沓來,搞得鄭謙很累。
除此之外,之前見過一面某漫畫社社長唐澤太郎又眼巴巴的小跑過來了,離得很遠就開始鞠躬,走到近前的時候,姿態擺得很低,并直接說明了來意:“鄭先生,我們漫畫社有意想購買《三體》的漫畫版權,您放心,價格不是問題。”
鄭謙聞言,笑著說:“很抱歉,唐澤,我目前對于貴公司了解的不太多,當然,我也是很希望漫畫版權售出的,我已經有了你的名片,有機會我們可以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