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謙剛剛開始彈奏的那一刻起,臺下坐著的聯合國秘書長柳真就感覺到了一絲不同。
他是經歷過戰爭的,知道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是多么巨大。
當知道這首樂曲叫《二戰狂想曲》的時候,柳真就有那么一絲的驚訝,聽到完整曲后,更是陷入了沉思,
這琴音,看似歡快,卻似乎更加的慘烈。
仿佛一幅幅笑中帶淚的畫軸,在被人緩緩推開。
夕陽里,倒映著的是血淚和塵埃的戰場。
殘垣斷壁之下,一個趴在地上,灰頭土臉的男童抬起頭,目光看向舉著刀槍的大兵……
柳真閉上了眼睛,只感覺眼皮內有一絲絲溫熱。
當鄭謙的雙手大開大合,猛擊琴鍵,表現出“捶神”的姿態時,現場有記者忍不住驚呼起來。
落到耳邊的琴音,亦是迅疾如雷。
琴音里,有輕快和悲傷。
壓迫和爆發同時存在。
其音,猶如翻騰的大江,連綿不絕!
巨大的悲傷、恐慌以及緊張氛圍,在凝靜的圖書館里,徐徐展開……
“我似乎能聽到狂風驟雨般的哀傷!”
“這就是擊敗了瑟奇亞克的鋼琴曲!”
“鄭先生真的厲害,他比很多鋼琴家更懂得解釋情緒。”
……
鄭謙的演奏越來越是迅捷。
在人們瞪大眼睛的目光中,整首作品當中的最**部分,迅速來臨。
當他的雙手急速飛舞在琴鍵上時,眾人的面前仿佛展開了一幅幅歷史畫卷。
天空下,暴雨傾盆,人們的視線難以看到三丈之外的景象。
然而,危險卻無處不在。
炮彈向四面八方投射出青灰色的光芒。
在那可以看得見的世界里,田野在搖晃,世界跟著抖動。
東方,有著極其劇烈的爆炸聲。
西方,那座蟄伏的小城,此刻如火山在綻放。
南方,子彈在空氣中橫飛。
北方,廣闊無垠的地面上,雨和夜色并存,不時響起幾聲微弱的哀嚎。
幾天后,在那片被戰火摧殘后的廢墟中。
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正在風中搖曳……
愿世界和平!
……
當鄭謙彈下最后一個黑白鍵,全場一片寂靜。
人們毛孔倒豎。
耳邊似乎還回蕩著那激昂的曲調。
所有人心底的震撼,在這一刻后知后覺。
……
柳真終于睜開了眼睛。
他的目光中夾雜著激動和欣慰。
一行熱淚,從滿是褶子的眼角緩緩劃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