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之錘”再現,一瞬間讓所有學子的目光明亮起來。
即便是在學校之中,可鄭謙在歐美闖下的“雷神”稱號也是如雷貫耳,不斷的被學校內各個學科的導師提起,每次導師們講述鄭謙在歐洲的這段魔幻旅程時,所有的學子們都是代入感極強,聽得渾身血液都沸騰起來。
對于鄭謙在歐洲之行中的每一個細節,導師們講述的是五花八門,學子們腦補的也是驚天動地。
總之,當看到鄭謙“砸琴”的那一刻,所有學子的心都顫動了起來。
“噔噔蹬蹬!”
樂曲開始了。
沉重的鋼琴聲宛如天雷落地,突然爆發的音響,宛如命運在敲門,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許明明只感覺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不可思議的前奏!”
“三個短音和一個長音——竟然奏響出這樣奇特的交響曲開頭,緊接著又是同樣的三個短音和一個長音,但都低了一個音……”
“他又停下了!是在蹣跚向前,積蓄力量么?”
“謙哥真的厲害……突然對即將到來的交流會充滿了信心……”
許明明眼睛放光的看著正在彈奏中的鄭謙,耳邊猶如波浪般席卷而來的音樂,讓他內心澎湃不已,一時間,整個人都因為激動充血而滿臉通紅,眼神里的崇拜像是要溢出來一樣。
和許明明同樣感覺的學子不再少數,在那砸琴般的力量氣氛下,所有人都逐漸閉上了眼睛,感受著音樂的脈搏在心中跳動。
“那是命運的交織啊,這琴聲也太美妙了!”
“美妙嗎?我只感覺到疼痛,真是鮮血淋漓的疼痛!”
“很激烈的曲子,跟我們的革命進行曲有點想象!”
“啊,反抗的火種已經點燃!這就是命運的鮮血舞曲啊!”
“果然是命運交響曲,很貼切的命名!”
“要努力扼住命運的喉嚨!”
所有學子心中此刻都充滿了激動和震撼。
一是震撼這首曲子的磅礴大氣。
二是震撼鄭謙彈奏時的技巧和情緒。
兩者結合,才能讓所有人感覺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里,仿佛看到一個痛苦的鋼琴家在用力的敲打著琴鍵,努力的傾聽每一個這音律的跳動一般……
而鄭謙在彈奏這首曲子的時候,腦海里卻出現了《三體:黑暗森林》中的著名情節,“春節兩千響”。
“光錐之內,皆是命運!”
只要“水滴”的速度足夠快,就一定能夠產生摧枯拉朽的效果。
來自三體世界的“水滴”武器,從遙遠的星空沖入太陽系。
地球派出兩千艘人類恒星級戰艦,卻被三體的探測器“水滴”,以高速銳角轉向的路線撞擊而團滅!
從船壁上出現燒熔的圓洞,命運交響曲的旋律就開始響了起來!
再到反應堆洞穿!
全艦洞穿!
艦艏發生爆炸,喪失作戰能力!
艦艉爆炸,無法機動!
反應堆持續發生劇烈爆炸,全艦熔毀!
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三秒內發生的全部故事!
鄭謙只感覺靈魂都在顫抖了,最近在閑暇之余寫出了《三體:黑暗森林》的所有情節,每到深夜,想到這些熟悉的場景,鄭謙都不禁感慨原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特別是在寫到水滴摧毀人類艦隊的時候,鄭謙寫到了那個很值得玩味的細節:
因為水滴以超乎人類宇航動力學理解的速度,急劇地進行銳角轉向,人類的計算機在監測到水滴這個“不平滑的,突然的轉向”后,反而下調了對水滴危險性的評級。
諷刺的是,就連只長著個數有限的神經元的褐蟻,都能憑經驗和感覺,判斷出“不平滑的,突然的轉向”意味著危險。
然而人類在擁有了科學體系之后,反而被自己科學體系中尚不完善之處限制,在一些關鍵的情況下,過分依賴實際上有局限的科學知識而作出的判斷,還不及渺小的褐蟻憑借經驗和直覺得出的判斷來得明智。
這大概就是《黑暗森林》中對“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的一個隱藏注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