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為一名科幻翻譯人員,斯蒂芬雖然對于鄭謙的文筆表示不滿。
但是在其磅礴的想象力上,還是很欽佩的。
所以斯蒂芬會在翻譯的時候,對文筆稍加修飾,但會保持原汁原味的內容,這樣一來,讀到英文版的讀者們,反而更能認真且細心的看下去。
這就是斯蒂芬這個翻譯人員的作用。
但斯蒂芬也承認,有時候,鄭謙的文筆也會莫名其妙的,詭譎的大幅度的上升。
其對一些神秘星空以及物理學、宇宙學的描述,讓斯蒂芬非常癡迷。
他思來想去,覺得這大概是鄭謙長期浸染在星球科幻的書寫氛圍中的原因。
這會讓鄭謙的文字,在描寫對星空宇宙這種廣闊寂寥的形象的喜愛時,表現的格外明顯。
也常常寫出一些頗有意境的句子。
比如羅輯在楊冬墓前與葉文潔對談時,鄭謙這樣描述星空:
“那藍色的虛空透出一篇廣闊的茫然,仿佛是大理石雕像那沒有瞳仁的眼瞼。現在盡管星星很稀少,這巨大的空眼卻有了瞳仁,于是虛空有了內容,宇宙有了視覺。”
同樣的,三體故事的時間線在兩個世紀的跨度上展開,鄭謙在時間的表述上也常常伴隨著一瞬千年的滄桑感,也經常讓斯蒂芬深深動容。
比如在常偉思主持召開的中國太空軍第一次會議上,談及真正的交戰要到十幾代以后,軍人們陷入長久的沉默,鄭謙這樣寫道:
“鉛色的時光之路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在漫長的延伸中隱入未來的茫茫迷霧中,他們看不清這長路的盡頭,但能看見火焰和血光在那里閃耀。人生苦短這一現實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折磨他們,他們的心已飛越時間之穹,與子孫們一起投入到冷酷太空中的血與火里,那是所有軍人靈魂相聚的地方。”
這段文字,單單是讀到表面,都覺得十分優美,深思其內容時,更覺得深遠。
而在讀到這一段文字的時候,斯蒂芬也曾聯想到上下文。
他隱隱能猜到并期待的后續情節,這一度讓斯蒂芬眼含熱淚,激動莫名。
斯蒂芬贊嘆這樣的描寫,也贊嘆鄭謙對于時間理解的描述。
在剛剛發現的那段文字中,其中一段文字,讓斯蒂芬感覺到毛孔倒豎,整個人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在那段文字中,鄭謙直接表述了對時間恒定、亙古的感嘆:
“唯一不可阻擋的是時間,它像一把利刃,無聲地切開了堅硬和柔軟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進著,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使它的行進產生絲毫顛簸,它卻改變著一切。”
漢娜對此并不是太了解,她看不懂原版,讀不到鄭謙的文筆,但對于斯蒂芬的翻譯,她和大多數讀者一樣,都是十分激動且滿意的。
所以在掛斷電話后,她就立即迫不及待的去嘗試著
整整兩萬字,足夠漢娜閱讀很長一段時間了。
她讓助理關好辦公室的門,并謝絕會客,然后便獨自一人,一邊捧著一杯咖啡,一邊看著電腦中翻譯好的文字,面露享受的閱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