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再一次的持著各種觀點,開始在各大論壇、門戶網站對這種現象發表觀點。
隨著各大視頻網站不斷的盜用《那年那兔那些事》,輿論的風暴開始席卷,不再只是單一的在番薯網吵鬧的轟轟烈烈。
著名生物學家,年紀三十五隨便已經是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的任意,在觀看完動畫后,親自下場,在博客上貼上了對于《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一絲看法:
“說實話,看到兩彈一星那幾集時,我已經哭到身體發抖。
這個動畫真厲害啊,幾乎每一集都讓人止不住流淚。
尤其是老照片出來的時候,這讓我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事。
我爺爺是知識分子,當年放棄了稅務局的工作,重新回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出來之后一直在機械廠工作,小時候我們家書柜上擺著好多看不懂的俄文專業書。
后來,那幾年被打成右派,下鄉改造了好些年。再后來,退休之后,機械廠效益不好了,連退休金都發不出,他當年那些還留在稅務局的同事有的都已經是廳級,再不濟也比他好多了,問他后悔么,他說不后悔。
我外公是退伍老軍醫,解放戰爭扛過槍,抗美援朝跨過江,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他平日最大的愛好就是在廚房搗鼓幾個菜,可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里,也弄不出什么好東西。
我媽常說,要是現在,他每天去菜場買買菜,做做飯,該有多開心。
可惜,他看不到這一天。
我們爺爺奶奶那代,在那個時候是真的相信著,他們所作的一切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好,并愿意為此肝腦涂地。這是支撐著這個民族的骨氣,也是為什么我被打動的原因,與你們說的洗白和粉飾罪行無關。
我明白為什么有的人看都沒看直接就破口大罵,也知道有人會拿這部國產動畫當成鼓吹中國的資本。
網路上有太多的極端分子,無論立場的左右。
那些祖輩用鮮血書寫出的故事,被他們利用,成為在虛擬世界尋找存在感的工具……
關于這點,如果你是一個未成年人,我于心不忍;
如果你已成年,我深感遺憾。”
軍藝院校碩士生導師樓澤也在第一時間觀看了動畫,并親自下場,與那些在網絡上叫囂的人對峙。
“動畫好不好看,喜不喜歡是個人的偏好,但是一上來就噴的人,你們是領了美分嗎?
了解點歷史的人都應該明白這部動畫片的美化成分,但是連電視劇都有虛化的部分,你們是想要這個動畫片拍成歷史正劇嗎?
說動畫拍馬屁的人,哪個國家沒點主旋律的東西?
美國的阿甘連奧斯卡都拿了。你要是不喜歡,不看就是,何必噴的那么難聽?
政黨有問題,但那些因打仗犧牲的人,招你惹你了?
哦,對了,在你們這種奉行個人主義的人眼里,他們是傻逼。
我就看不慣自以為受了點西方民主文化的公知,大放厥詞的瞎逼逼。
動畫好不好,內容好不好,上來就各種侮辱性詞語,客觀理性要求別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說。
無能的什么都不能做的人,說要自由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