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年代,什么事情都無秘密可言,而還是一個慢節奏的時代。
結果魏國和秦國這里大張旗鼓的準備派兵送公子杰回國,那趙國里面,趙雍也不知道是小孩子平庸,還是其他什么原因,等趙興滿世界里跑了一圈之后,回到了國都邯鄲,這里竟然是風平浪靜,沒有一點大戰前的緊張氣氛,更沒有對國內那些蠢蠢欲動的家伙進行打擊圍剿,這讓趙興感覺到,這都見了鬼了。
于是心急如焚的趙興,就直接責問自己的小弟趙雍和同黨肥義樂池。
“已經有了可靠消息,秦國借兵魏國,和魏國聯合出兵20萬,以張儀為帥,即將出兵趙國,你們為什么不趁著他們準備的這一段難得的機會,一舉鏟平國內的內應,然后全力以赴抗擊魏秦聯軍?”
結果肥義一攤手:“雖然國內的那些反叛者,其心已經昭然若揭,但是他們只是暗中密謀,罪行不顯我也拿他沒有辦法。”
當時趙興大怒:“我看你當初在公子杰的領地里,面對公子杰的家族,你連草稿都不打一下,毫不猶豫的就捏造人家10個罪名,然后殺了他們全家。那時候的能力哪里去了?你現在就捏造他們一下罪名,那不是手到擒來嗎?”
結果肥義大義凜然的道:“我當時宣布的那10條罪狀,也并不是空穴來風,是我早已掌握的罪證。捏造誣陷,非君子所為。更何況我這一國相幫,如果任意捏造其他人的罪名,便是禍國之舉,那時候該殺的就不是他們,而是我了。”
趙興認為他說的對,于是就轉頭看向廖沖:“你是一個閹人,陰謀詭計就應該你這種人做,你干嘛不跳出來,肩負起這個重大的責任?”
在這個年代,閹人不卑鄙,趙興這么說,并不得罪人。
結果廖沖也理直氣壯的反駁:“我為效忠國君才做閹人,但我出身貴族,捏造人家的罪名,誣告他人,也不為君子所為。你竟然有如此之心,我鄙視你的人品。”
看向樂池。樂池立刻道:“不教而誅,非理也。”這里的理是道理,殺人要講道理,讓人死的明白。
趙雍點頭:“諸位說的對呀,老師當秉持周禮行事,不要違反法度,如此才能讓天下百姓服氣。”
趙興就一捂臉。
周禮被遵行了六百年,是維護這個世界秩序的規范。
但這是戰國,戰國是一個大變革,大動亂的時代,雖然禮崩樂壞,但人們依舊處處以周禮為標榜。這就是變革期的思想混亂吧。
可是按照周禮,君臣父子這是綱常,在座的幾個人都把上代國君殺了,這已經嚴重的踐踏了周禮,結果在這關鍵時候,這幾個殺人犯,嚴重踐踏周禮的人,卻侃侃而談尊行周禮。趙興真的就拿這幫家伙,沒有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