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道:“但這次我們挑起的動亂,卻對我們趙國以后的千百年有大意義啊。”
“興子說來聽聽,也避免我們心中堵的慌而愧疚。”肥義也是無奈的道。
說實話,當初這場禍亂,就是在座的幾個人鼓動出來,故意而為的,大家真的有點為這種沒事找事制造禍亂感覺愧疚。烈亂之國,也沒有這么個烈亂法不是。
趙興就侃侃而談:“第一,讓我們看清了那些領主誰是真的為國,誰是三心二意。跳出來的早,總比跳出來的晚好。我們不但斷了他們的家族武裝,而且還收回了大面積的土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更主要的是鏟除了公子杰這個隱患。”
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大家認為很對。
“同時壓服了魏國,讓我們趙國的聲望猛增,讓我們爭霸天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么一說,大家的情緒就高漲了不少。
“而更關鍵的是,讓我們的君上聲望地位,在國人中的地位空前的穩固,增強了君上仁德的好名聲,這為我們即將推行的變革,有了絕對的基礎,讓我們富國強兵爭霸天下,奠定了基礎。”然后一字一句的道:“為變革掃清障礙,這才是我的終極目的。”
大家沉思了好一陣,最終不得不佩服:“興子走一步看三步,我們遠遠不及啊。”
趙興道:“一個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定下一個大目標,然后再在這期間,所有的行動,就都圍繞著這個大目標運轉,這樣就不會迷失方向,最終達到目的。”
趙雍興奮的道:“既然我們已經為趙國的變革鋪平了道路,那我們就變革吧。”
內憂外患都已經解除,是應該行改革了,這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同時,趙興也認為最近最近光顧著打仗了,對于自己的正業改革有些懈怠了,有一種不務正業的意思了。
“變革是必須的了,但變革不能疾風暴雨,應該和風細雨的進行,讓大家都得到收益,那些獲利者,就會堅定的站到我們一面。這才是我們的根本,要想富國強兵,就要從富民開始,只有百姓的日子豐足了,才能為國家創造財富。”
這一點不必趙興說,大家都懂。
“我在我的代郡,施行的三年解放奴隸的辦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只有將奴隸解放出來,變成國家的國民,人口才是國家的紅利。如果一直掌握在那些領主的手中,那對國家沒有一點好處,反倒是國家的隱患,所以我們應該在這一點上先下手。”
中國的奴隸制度,從魏文侯李悝改革開始,就開始瓦解了,但并不徹底。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原,才開啟了封建社會,結束了奴隸制社會。
中國的奴隸有很多種類,成因也很不相同,中國奴隸制是從夏朝開始,歷經商朝、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已逐步消亡。到秦朝、漢朝奴隸制徹底被封建制度所代替。夏、商、周、秦時代,奴隸多產生于戰爭,從敵方俘虜的士兵和平民成為奴隸,也有也有因犯罪被貶為奴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