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一向推崇儒學的中山王,其實是個明君,對這個總是和自己擰著干,愛好兵法的弟弟,也只有忍讓。而且,將中三國的軍隊權力,放心的交給了他。所以每一次在大殿議事的時候,總有一個年輕高大的身影,滿身盔甲與那些博帶高冠的官員格格不入。
這真是國難思良將啊。這次中山王將保衛國家的全部希望,全部交給這個在朝堂上格格不入的弟弟。
面對三面敵人的進攻,兩兄弟,也只能是兩兄弟徹夜密謀,最終定出了,先拿弱者燕國開刀,順便在燕國擄掠一些糧食的辦法。
公子寬果然是一名猛將,帶著那些早已經沒有原先彪悍的隊伍,以閃電般的速度,打敗了燕國的大軍,并且斬殺其大將。然后搶掠了全部原先占領的燕國城市立刻回軍,對付已經逼到曲陽的趙興。
而中山王立刻派出使節,和燕國談判,以退還三十座燕國城邑為代價,和燕國盟誓互不侵犯。
燕王職也知道,經過多年的內戰,再加上齊國的搶掠,他的國庫已經空了,所以就坡下驢,接受了中山的條件,拿回了屬于自己的30座空城,體面的結束了這場戰爭。
帶著堆積如山的燕國物資,殺回曲陽的公子寬,面對十萬趙興的大軍,他沒有選擇和趙興打野戰,而是留下副將,帶領五萬將士,死守曲陽,然后他帶著包括俘虜的燕人組成的十萬將士,連夜南下,阻擋趙雍。
現在的趙雍已經勢如破竹的打到了元氏,元氏已經岌岌可危了。
面對強悍而士氣正盛的趙國主力,公子寬決定,對趙雍展開節節抵抗,下令每一城城守和守備,只要堅守一月,就沒有了失守的責任,可以放棄。如果不能堅持一個月,殺城守守備全族。
這一命令,立刻獲得了中山王的追加認可,元氏守備和城守沒有堅持到一個月,中山王毫不猶豫的將這兩個官員的一族殺光。
當趙雍的大軍殺到封龍的時候,他遇到了中山人依城死守抵抗,趙雍的北進的腳步被放慢了。
趙雍的大軍打到石邑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后的事情了。他的兵鋒已經有了強弩之末的疲態了。
而在這期間,公子寬看到自己用空間換時間,換取敵人疲敝的目的已經達到,就又帶著五萬將士,星夜趕回了曲陽,準備對趙興進行攻擊,是的,是攻擊,解決北面的這股敵人,然后再南下對付趙雍。
走馬燈一般的往來奔跑,不但取得了對燕輝煌戰績,同時也穩定住了南北戰線,這總算是讓中山在最初的蒙圈里緩過神來。中山王在這期間,再次利用儒生的鼓動能力,勉強再次征召了五萬民兵,讓公子寬的手中兵力,達到了十萬。
十萬對十萬,能起到什么作用?
公子寬信心滿滿的認為,趙興的十萬大軍在兩個月圍攻曲陽的情況下,應該疲憊了,公子寬,準備出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