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經費相當充足。片酬方面,不計算男主角的話,節省了67萬。霍冬這個團隊,他們的劇組結構向來是比較精簡。不會為面子養什么閑人。比其他的普通劇組也少了許多工作人員。霍冬比較講究效率,在這方面一直抓的比較緊。
還有就是,有些演員自愿的稍微降了一點片酬。有施全那樣不看好的,同樣也有一些演員會看好霍冬。有個導演的人情在,以后接戲就更方便。
至于霍冬的那個男主角的片酬,就定為了200萬。不得不說,封殺事件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在霍冬再次證明自己之前,他目前的片酬已經是大跌,早已經不是以前的接近千萬的片酬了。可這么一來,預算實際上是猛降。挪用一點到其他方面,其他的投資人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于是霍冬就開始了緊張的拍攝。畢竟人物背景的改動還是比較大了。主人公并非就是原先的油滑底層小人物,而變成了冷面底層小人物。
石寬相貌堂堂,有一些文化,平時穿著打扮總是一絲不茍,處處在模仿著那些大城市的精英白領。卻無奈的留在這落后的內地鄉鎮送快遞,有些憤世嫉俗,又有些悶騷。外表冷酷,一副瞧不起周圍鄉巴佬的模樣,可內心卻依然比較善良熱心,但又恥于表現出自己的善良熱心。而且還處處無意流露出,自己其實也是個鄉巴佬,那些模仿無非就是笑料百出的東施效顰罷了……
這樣的一改動,其他表演也需要同樣改動。因此工作量并不小,哪兒有時間去關心外面的事呢?
……
然而外面其實也沒發生些什么。《醫心》的播放波瀾不驚,連魔都本地都沒有幾個人知道。無非就是每年海量的電視劇里的一部,而且放在了深夜檔,填充時段用的。所以連影評的那些專欄、大V、直播等,他們都沒興趣去看上一眼。
《醫心》采用的是一日一播。抱著就是那種拖得時間長一點的想法,能夠解決掉二十天的垃圾時段。
娛樂圈里就更加不會有人注意到。也只有施全這樣幾個有心人,才會心血來潮般的去看一眼。
施全倒是向經紀人埋怨了幾句,霍冬這樣的導演就算暫時無法合作,那也絕不能弄僵關系吧?當天應該自己出面強行挽留,怎么也要吃頓飯聊幾句,希望能尋求霍冬的理解。
他的經紀人就回答說:就算《醫心》是部好劇,但根本沒人看,沒有收視率,霍冬又能怎么樣呢?起碼在幾年之內,根本無法影響到施全一線諧星的地位。最多以后有機會見面,再想辦法好好交流一番。
聽了這話,施全嘴里并沒說什么。現在說什么也沒有用,只能期待著《醫心》一直維持這樣的低收視率了。
而《醫心》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播放。似乎根本沒人重視,顯得是那么的平平淡淡。就這樣,幾天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