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凝目黑暗中,許久沒有聲息。
韓世忠咳嗽聲,“沈公子,要不要我我們去看看”他以為沈約被崔念奴說服,想給沈約找個臺階下。
這時候離去,彼此不算尷尬。
沈約搖搖頭,“不用多久,騷亂自熄。”
眾人驚詫,哪怕崔念奴都露出分古怪,蔡攸一旁略有寬心道,“不想沈公子還有運籌帷幄的本事。”
蔡攸頭一次希望沈約判斷無誤,為求穩妥,再問道,“沈公子為何這般判斷難道說”隨即又有不安的情緒,暗想莫非是沈約的人手
不用沈約回答,嘈雜聲已然歇止,隨即有紛沓的腳步聲向這個方向傳來。
蔡攸的護衛警惕的看著前方的黑暗。
有人高舉火把驅散了黑暗,十數人向閣樓靠近
韓世忠見到火把,內心微凜,腦海中閃過三個字拜火教。
蔡攸的手下高聲道,“來者何人通上名姓。英國公在此,不得騷擾。”
蔡攸暗罵手下愚蠢,心道對方若是為我而來,你這不是將我置身于險境但他明白一點,這時候,敢這般前來的只有兩類人,叛黨或者朝廷中人。
舉火把那群人中有人越眾而出,高聲道“太子駕到。”
蔡攸怔了下。
太子就是趙桓,他蔡攸自然是知道的,可趙桓如何會來到這種地方
呼喝那人又道,“沈公子可在太子請見沈公子一面。”
一言落,閣樓中眾人都是神色各異。
他們雖知道沈約眼下在京城可說是炙手可熱,卻不想連太子都要請見沈約。
蔡攸看向沈約,試探道,“不知道太子見沈公子何事”
沈約淡然道,“我不知道。蔡大人準備攔阻嗎”
蔡攸暗想我怎么能攔隨即明白沈約的言下之意,蔡攸連忙道,“還不閃開,迎太子前來。”
他這吩咐和皇帝說“來人啊全部退下”類似的矛盾,但他的那些護衛顯然比較聰明,有人迎上前去,引領太子入內。
趙桓輕衣緩帶,只差一把鵝毛扇,看起來就和諸葛亮差不了許多。
一入閣樓,趙桓向沈約拱手道,“久仰沈公子大名,今日得見,幸何如哉。”
他這番行為多少有些作秀之意,雖說不是猴沐衣冠般,但斧琢痕跡頗為明顯。
沈約看到趙桓第一眼的推斷就是這人一直等著登場,這刻終于上場,卻故作偶遇的樣子以示悠閑。
他分析的人不比趙桓見到的人少上許多,雖然看穿趙桓的心思,并不說破,同樣拱下手,“太子駕到,實在讓沈某意外。”
趙桓微揚眉頭,暗想你這時候的臺詞不應該是很是榮幸嗎
對方沒按劇本來說,他微有不悅。
趙桓的確如沈約所言,觀察許久,終于等這時候登場,如此儒雅風流,一方面是竭力展現自身的素質,一方面也想搞個劉備見諸葛亮求賢若渴般的場面。
可他渴是渴了,沈約卻像被女人滋潤的不得了,讓他一時間無法繼續。
等目光終于從崔念奴身上移開,落在了林靈素的身上,趙桓微有變色道,“林道長怎么了”
沈約平和道,“林道長圓寂了。”
趙恒怔了下,似沒聽懂沈約的意思,緩緩道,“道長圓寂了他倒是好大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