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知道這是一個好人的無奈,想按規則行事、無愧內心,奈何這世上盡是不講規則的人。
“不想昧心行事很好。”
沈約再度道,“順從本心做事,少被五蘊侵染,其實難得可貴。”微微一笑,沈約又道,“你我談論了一會兒,劉延慶想必等急了,也覺得我架子大,一入內,為了顯示善意,想必會為你討些好處。”
能看破,才是解脫的入門。
沈約在五蘊之中言行無礙,只因為他對五蘊深邃的了解。
因此,當你想要脫去某種麻煩,你最先要了解麻煩究竟是什么。如果你從不肯審視麻煩,又如何解決它呢
劉延慶登上閣樓,見沈約煮沸了水,正斟了茶,隨即推過一杯茶水,示意他飲用的時候,聲音有些顫抖道,“卑職何德何能,有勞沈公子沏茶倒茶”
他堂堂節度使,對一個朝廷無甚職位的人這般說話,實在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劉延慶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卻顯然還不知道天命是什么,頭發花白,低眉順眼,看起來并不霸道。
沈約嘴角帶絲微笑,“我素喜平等,來者是客,節度使不必拘泥,請坐。”
劉延慶坐在沈約對面,卻如側室來見主母,只敢屁股稍沾椅子一角。
“早聽沈公子為人謙和,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劉延慶先用客套開場。
沈約笑而不語。
劉延慶隨即道,“其實卑職也喜公平,奈何大宋祖宗家法對武人素不友好,屢次為世忠爭取機會,卻被朝廷壓下。幸好努力還有收獲,童貫大人昨日召見了卑職,詢問世忠的事情覺得世忠赫赫戰功,如今不過是秉義郎,從八品的官職,未免和功勞不符。”
韓世忠暗自詫異,心道沈約簡直是神仙,早算出劉延慶一定要拿他韓世忠示好。
沈約微笑道,“的確有點不符。”
他知道討價還價的技巧,誰先開價,其實就是將底牌晾給對方一半了,是以不過順著對方的話頭。
劉延慶被沈約看的如同個無良奸商被看穿使用八兩秤般,喏喏道“童貫大人政務繁忙,自然難以對軍事面面俱到,查到這個問題,著實大怒,重懲了負責之人。”
若是以往,韓世忠說不定就信了劉延慶的言語,甚至因此自責,感覺給別人帶來了麻煩,可經過了梁紅玉和沈約的分析,韓世忠對此倒是明白貪功負責就應是劉延慶、童貫兩人,那童貫重懲了誰
沈約微笑道,“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評價別人,其實多少反應自身的某些特質。
劉延慶為人笑面虎,看沈約就感覺沈約如同開了個培訓笑面虎的學習班,琢磨不透沈約的底細,他只能主動交底,“沈公子說的不錯,童貫大人雷厲風行,立即對此事糾正,認為以世忠的功勞,最少也得轉為武節大夫”
韓世忠微震。
他疆場戎馬二十年,出生入死,若說不想升遷,那是假的。
對于朝廷武人的地位,他是多少知曉的,秉義郎是從八品的官階,武臣階次46,武節大夫為從七品,但武臣階次已達30。
如果讓他自己計算,恐怕再征戰十年,浴血廝殺,才可能到達這種地位。
童貫的一個改正,他就可以少奮斗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