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圓珠的相貌和趙瓔珞姐妹沒有可比性,鄭皇后只能發揮慧眼識人之能,盡量將圓珠潛在的優勢介紹出來,“她娘親曾冊封為昭容,亦是早逝,身份尚可。”谷
趙圓珠居然望著沈約微微一笑,盈盈一禮。
賽月一直守在沈約身邊不肯離開,見到趙瓔珞姐妹對沈約的態度,反倒很開心的樣子。可見到趙圓珠對沈約示好,賽月不由撅嘴。
鄭皇后對趙圓珠的表現微有滿意,暗想吾教你等知書達理、宮中禮儀,可這場面功夫都不想做,學得禮儀又有何用呢
可她也知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趙瓔珞珠玉在前,這個趙圓珠恐怕難入沈約的法眼。
都說要看心靈美,可長得不行很難進行到討論心靈美這一關了。
這就和某些地域的稱呼般,長得帥才有資格叫大叔,長的猥瑣的,那叫癡漢。
鄭皇后自己都感覺趙圓珠雖是帝姬,但配沈約還是欠缺。
趙佶這般慎重的旨意,她這個做妻子的、若是讓趙圓珠充數,那恐怕反倒得不償失,還不如不做。一念及此,鄭皇后道,“巧云出列。”
有一少女悄然出列,目光平視,似乎轉眸看了沈約一眼,沒有冷漠,可也沒有什么熱切。
那少女或沒有趙瑚兒的華貴、趙瓔珞的美貌,可著實有種清秀出眾之感。
賽月的小臉上突然有些緊張之意。
鄭皇后看著那少女,緩緩道,“巧云被封為顯福帝姬,雖不是吾親生,卻是吾最為欣賞的一個女兒。”
趙瑚兒聞言,微有不悅之意。
鄭皇后隨即道,“不過巧云之母喬氏只是個才人。”
見沈約沒什么反應,鄭皇后緩緩道,“宮中妃嬪眾多,分為六等,貴妃是一等,昭容位列二等,才人只是在五等之列。”
沈約明白了鄭皇后的用意。
鄭皇后考慮的周全,以鄭皇后的認知,腦海中當然沒有自由婚姻的概念。
哪怕是民間,都要講求個門當戶對,宮中自然等級森嚴,務求匹配。
趙佶的女兒都是帝姬,可帝姬也分三六九等,母親的地位,也意味著帝姬在宮中的地位。
鄭皇后身為六宮之首,女兒均嫁,為沈約牽線,想表隆重,自然首選一等貴妃之女,這也是趙瓔珞姐妹最先出列的原因。
趙巧云雖然是帝姬,可娘親不過是才人,可見喬才人并不算得趙佶的喜歡,趙巧云這個顯福帝姬在宮中的地位自然就不高。
鄭皇后是按照帝姬地位給沈約推薦人選,此刻才招出巧云,并非刻意,不過是按照宮中規矩來做。
輕吁一口氣,鄭皇后緩緩道,“沈公子,倉促之間,吾只招來這些適嫁帝姬,自然還有一些帝姬,不過年紀尚小。”
看向出列的幾個帝姬,鄭皇后沉聲道,“你等對沈公子意下如何”
她說的口干舌燥,暗想你們一個個都如喪親人的表情,哪怕瞎子都看出你們的不情愿,沈約聰慧如斯,如何會高興
沈約不高興,圣上就不會開心,我難做,你們就會好做嗎
這般簡單的道理,你等難道不懂,還要我多說什么
就在這時,趙巧云上前一步,低聲道,“巧云屬意沈公子。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