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初名萬歲山,后改名為艮岳、壽岳,寓意多子多壽。
趙佶是個會享受的人,對汴京的舊宮城很不滿意,這才擴展宮城擴建了后宮,建立了華福宮。
不過就和有了象牙筷子就需要象牙碗來配套般,趙佶又建立了艮岳玩樂。
艮岳規模壯麗,更在華福宮之上。
艮岳離華福宮并不遠,因為天子玩樂,自然不想長途跋涉。
沈約近了艮岳,太陽轉向偏南,有明麗的光線灑落,照得遠方翠樹如洗,眼下綠草似畫,更有鳥禽鳴叫,憑添生機勃勃。
等從華陽門入園后,園中林道的寬敞絲毫不遜色于現代化都市的馬路,甚至還有過之。
林道兩旁,奇石林立不遜桂林山險峰,遠處亭臺樓閣,絕不差華福宮的規模。
不要說八百年前,哪怕在現代,這種園林也絕對是少之又少,八百年前出現,著實讓人感慨建筑群的瑰麗壯闊。
沈約想的卻是,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難數的亡魂。
古代和現代不同,這些建筑多是憑人力搭建。
見沈約眺望遠方最高山峰的一亭,鄭公公介紹道,“沈公子想必初次來京”
見沈約點頭,鄭公公微笑道,“艮岳有北南雙山,北山叫做萬歲山,最高峰上有一介亭。以介亭分東西兩嶺,憑亭而望,可觀山下諸景,萬株梅花。等梅花盛開時,著實美不勝收。”
隨即嘆口氣,鄭公公道,“可惜眼下非梅花盛開的時候。沈公子若能待到明年春初,可觀此美景。”
沈約并不坐轎,鄭公公陪著他騎馬,喬才人和女兒巧云都坐在轎子中,那轎子極為寬敞,絕非才人身份可以乘坐的,但有鄭公公在,喬才人也斗膽上了轎子。
雖在轎中,喬才人卻無暇享受,將窗子推開一線,偷聽著鄭公公和沈約的交談,聞言補了句,“若沈公子成為駙馬都尉,那倒可以經常入宮,陪圣上觀賞梅景了。”
她雖得神仙指點,感覺轉運眼前,但生平低聲下氣慣了,終究還是不敢囂張,同時見鄭公公對沈約很有禮數,忍不住試探下沈約在天子心目中的份量。
鄭公公一句話讓喬才人幾乎內心涼透。
“喬才人實在說笑了。”
喬才人臉色發紅,忙道“妾身知錯,還請鄭公公原諒妾身的口無遮攔。”
鄭公公的地位自然不如喬才人,可在天子皇后身邊的宮人,哪怕蔡京、梁師成等人亦是不敢怠慢。
她區區一個才人,自然不敢反駁鄭公公。
鄭公公微笑道,“圣上昨夜的旨意,沈公子眼下就可隨意進出宮中,不要說游覽艮岳,哪怕是華福宮各處,都是可以隨便走動的。”
喬才人驚呆。
哪怕巧云亦是詫異,她因為出身不高,是以比起趙瓔珞、趙瑚兒她們,更知道人情世故,是以見沈約是七正之人,皇后悄無聲息的示意對沈約的尊敬,這才當機立斷的表態愿嫁。
沈約能留在華福宮過夜,這絕對是破天荒的事情
可沈約要隨意走動的時候,巧云還是擔心宮人的阻攔,如今聽鄭公公這么說,那將沈約置于何等地位
能在華福宮各處隨意走動的,自然只有皇帝趙佶一人
沈約的地位,能和皇帝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