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陳風認為【超空間航行】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曲速引擎還是顯得太慢,蟲洞發生器則暫時沒有這么多資源,就連他的文明點都還不夠。
然而真正讓陳風猶豫的,還是這么做到底能給自己帶來什么。
“系統,如果我這么選,這項技術會以什么方式實現?”陳風問道。
【將會把一小部分關鍵的信息,以近似于靈感的方式傳遞給地球上一個或以上鉆研這方面的科學家,使他們的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從而加速這項技術的實現。】
靈感確實是很奇妙的東西,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誰又知道他們的靈感是從何而來的呢?
人類距離某項技術,可能確實就差一條方程,對于掌握著更高技術的系統而言,在某個關鍵的節點上輕輕一推,或許就讓一項技術提前很多年實現了。
但這就有了一個問題,陳風開口問道:“沒有人會知道這是我做的?”
【宿主也可以選擇把資料全部傳輸到大腦里,自行選擇如何發布。但這么做效率低下,不建議采取這種方式。】
換句話說,他還是有機會把系統給予的黑科技,全部壟斷在自己手里。
這樣等到流浪地球的經濟恢復,他分分鐘就能搖身一變科技大亨,光是專利費就夠他揮霍一輩子,可不比他在這里當個研究員快活?
若是這么想的話,【超空間航行】就不是最佳選擇,反倒是【神經接口】和【變形機體】有著無限潛力。
雖然最初這兩項技術肯定都是軍事優先,但有多少高科技就是從軍用走向民用的,像計算機、GPS、無線通訊等技術,都是從軍隊中走出,逐漸普及為民用的。
例如【神經接口】這樣的技術,假如真的能夠實現,后續必定逐漸普及到家家戶戶。
到時候作為專利的持有者,陳風也能獲得巨大的利益。
這么想著,陳風都想暫時放棄【超空間航行】,甚至不選任何一種超光速航行技術,選擇能夠給自己帶來第一桶金的【神經接口】和【變形機體】了。
畢竟這兩項技術都還可以用自己長期與軍用動力外骨骼打交道,對此有過一定程度的研究來解釋。
就算現在這么說沒有多少說服力,他也可以在進入中央科學院后積極去學,至少研究機械可比研究物理簡單多了。
但是超空間航行技術,假如沒有幾十年對天體物理方面的研究,就說自己發現了一條新的方程,恐怕都沒有人信吧。
這就是讓陳風猶豫的根本,前者他還有機會拿來賺第一桶金,后者則是掌握了也不敢說出去,只能靠系統暗中傳授給其他科學家。
他當然知道哪一邊的意義更加重大,可是依然難以抑制用系統來為自己牟利的想法。
到底是要選擇這一生的榮華富貴,還是人類走向星辰大海的偉大夢想?
就在陳風糾結之際,另一邊的洪荒地球上,卻是在暗流涌動。
在地球的最北端,正處于永夜,連陽光都照射不到的大海,被稱之為北冥。
當初在顏氏部落附近,被陳風等人干了一炮的豹子精,居然并沒有死。
只是他也灰頭土臉,狼狽不堪,一瘸一拐地走在冰面上,仿佛會隨時失足掉進海里。
看樣子他是死撐著最后一口氣,茍延殘喘地來到這片極寒之地,也不知道想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