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鎮因為距離城市較近,算是遠近聞名的大鎮。
購買了沈星第一個木雕面具的卓大同,正是居住在該鎮。
北風鎮是卓大同的老家,雖然他年輕的時候一直在城里工作,但提前退休之后,為了落葉歸根,重新把老屋打掃了一遍,和老伴一起搬了回來。
只是回來沒多久,老伴就開始疾病纏身,拖了兩年之久,直到家里到了四處借債的地步,姜桂蓉也終于落了氣。
一直辛苦了這么長時間的卓大同到了此刻,也終于有了休息的時間,他說不出是悲痛,還是麻木,也不知道姜桂蓉走后,自己是松了口氣,還是心里缺少了什么。
每天只是坐在老宅的小院子里發呆,時不時看看那花大價錢買來的木雕面具,越看越像姜桂蓉的模樣,仿佛在對著自己笑,腦海里盡是年輕時和老伴在一起的往事。
北風鎮有個習俗,這里沒有火葬,實行著自己的特殊地域政策——土葬。
因為北風鎮的后山為北風峽谷,穿過峽谷后地勢廣闊,雖然山勢略有起伏,但極易實行土葬的方式。
往往穿過北風峽谷后,能夠看到大量數之不清的墳墓出現在峽谷后的山脈一側。
姜桂蓉同樣被安葬在了這里,不過因為長期治療和服藥,家里實在付不出更多的錢,她的墳墓修建的較為簡易。
先是搭了一個土包,前面立了一塊墓碑,碑文是近期才趕上去的字,土包修建的很整齊,石頭規規整整的一塊疊一塊,一些可能容易垮掉的地方還用水泥加了固。
按照這里的習俗,新建的墳墓需要暫時保持這個樣子,在亡魂節的時候才能請人過來全部完善并重修一遍,也是那個時候的墳墓才能體現出亡者生前的地位。
姜桂蓉的墳墓距離北風鎮邊大約四公里多,而卓大同住的宅子正好在北風鎮靠近峽谷方向的邊沿,不用完全深入鎮中心就可以回家。
這幾天清晨,卓大同準時六點就會醒來,差不多六點半洗漱上廁所完畢,然后看一會兒亡妻的遺像和自己購買的面具木雕,再準備出門買菜。
他很慶幸,雖然前段時間很苦,手里很拮據,但好在通過喪禮收來的禮金勉強還清了外債,甚至在那木雕店老板沈星那兒還給自己帶來了驚喜。
人家非但給自己一直留著面具木雕,還在聽說自己的遭遇后減免了那么多錢。
說實話,卓大同很是感激。
從廁所出來后,此時天剛微微亮起,院子里的東西看起來有些模糊,但基本能夠視物。
就在卓大同擦拭了一遍妻子的遺像后,準備出門去買菜時,他的目光從里屋投向老宅的院子內,隨即整個人猛地一震,呆立在那兒。
目光中,一個人影正端坐在院子里的木椅上,上半身挺得筆直,猶如認真聽課的小學生,雙手放在膝蓋上面,似乎正在注視著屋內。
卓大同呆立數秒鐘,往前不自覺的走了兩步,隨著看清楚院子里的人影后,他的身體也開始止不住的顫抖起來,臉色刷地一下蒼白,嘴唇抖動,好不容易才從嘴里擠出兩個字。
“桂蓉?!”
身上穿著花色的壽衣,臉色蠟黃的姜桂蓉,緊緊閉著眼,仿佛睡著一般,面對著卓大同的方向,無動于衷。
卓大同看清楚了,這端坐的人正是自己心中惦記的老伴姜桂蓉,猶豫半天,他哆哆嗦嗦的走出院子,隨即一股臭氣從眼前人的方向傳來。
他甚至能看見姜桂蓉臉上已經開始腐爛的皮膚。
對方依舊端端正正坐著,哪里有半分活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