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林成志,助理熱情的笑了笑:“這位老師怎么稱呼?”
“不敢稱老師,我姓林,叫我林成志就行!”林成志笑著回道。
“哦,林老師,快請……”助理熱情的推開了門。
雖然胖了一點,但容貌并沒有完全恢復,林成志一點都不像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所以助理根本就沒懷疑……
里面就只有劉懷慶一個人,看本人,要比照片和視頻中的滄桑一些。
聽完助理的介紹,劉懷慶微微的一愣。
不是說是行業內的名家么,自己怎么從來都沒見過?
他又往林成志的身后瞅了瞅,確定再沒第三個人。
至于那個胖子,助理介紹的很清楚,就是個中間人……
看來是信息有誤……
畢竟是老江湖,劉懷慶不動聲色的和林成志握了握手。
他今天能親自過來,還真是被唬住了。
不是說麻雀這個名字名氣有多大,而是第二張專輯和那首《遇見》……
像《十年》這種大制作,肯定是從立項之初,就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配樂,插曲及主題曲。
說歷時一年也不為過。
但這一年間,送來的歌曲不下上百首,其中不乏名家作曲填詞編曲的作品,但不管是劉懷慶也罷,還是出品方,都覺的差點意思。
更不用說長興這樣眼光極高的頂流歌星。
最后一致決定,先挑幾首插曲,主題曲和片尾曲再等等看。
一直拖,拖到劇都殺青,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斷了,還是沒有挑中滿意的。
這也和他們的要求高有關系:不說讓音樂帶動劇情,至少也不能拖后腿。
放在一般的作品中,當然沒問題:即便青春校園題材的歌曲不易創作,想出彩很難,但想不出問題,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放在長興這種頂流明星出演的劇中,問題就大了。
作品不滿意,他是不會唱的。
這一下就讓出品方和劇組坐蠟了。
難道花上億的片酬請你來,是因為看中了你的演技?
讓長興多唱一首歌,說不定就能讓作品播出的時候,讓收視率提高一兩個百分點……
但合約里也沒規定,長興必須唱主題曲,而且人家也不是不配合,同樣四處托關系,滿世界的在找滿意的作品。
那還能怎么辦?
只能發動能發動的所有關系,抓緊時間找了。
而那時候,青春不散場的專輯上線,恰好被長興的助理團隊看到,之后,這張專輯就到了出品方,導演組,以及長興和楊亭玉的案頭。
確實,歌曲都很不錯,但同樣,還是在“差點意思”的范疇之內。
所有人都覺的,挑幾首做插曲沒問題,而像《紀念》、《鳳凰花開的路口》這兩首,做片尾曲也沒問題,但做主題曲,肯定是不行的。
但也不是沒有收獲:他們發現,這張專輯中的六首歌,創作人只有一位。
再看注冊時間,竟然是同一天?
當然,沒人會相信是真的在一天之內創作出來的,但至少知道,這位特別適合這個題材。
青春校園題材有多難創作,業內是有目共睹的,不然流傳的經典就不會那么少了。
然后,就有了長興的經紀人主動找到謝胖子的后續。
不是說出品方和劉懷慶不積極,而是長興的助理團隊效率太快,第一時間找到了錄音棚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