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上。
人才培養的路子多了,這個大唐才會更加穩健。
而科舉就是完成這一逆襲的關鍵因素。
李治對科舉重視不夠,但武媚掌權后,卻對科舉分外的看重,目的就是想拓寬人才的來源,削弱世家門閥的影響力。
賈平安心中明悟,對歷史上李治和武媚的那些舉措多了理解。
他抬頭,“在你二人的眼中,世家門閥就該永遠站在農戶的頭頂上,不,是站在官吏的頭頂上,隨后官吏站在百姓的頭頂上。”
李元嬰和尉遲循毓默然,默認了這個階層固化的說法。
外面,明靜和程達在嘀咕。
“武陽伯那番話引得不少人暗中嘲笑,都說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世家門閥的厲害。”
“看看吧。”程達很是抑郁,“滕王他們應當能勸住武陽伯。”
“我是農戶出身。”賈平安的聲音很平靜,“從小我就在田地里轉悠,玩鬧,我總覺著那便是我的天地。”
前世他也在鄉村待了好幾年,放牛打豬食無所不做。
“這個天下為何會如此?我以為原因很簡單。學識不公!”
明太祖一立國,就在全國各處設立學校,強制性的讓孩子讀書。為何?
百姓不讀書,下面就沒人往上走,如此那些權貴官員們將會壟斷權力。漸漸的階級固化,新的世家門閥成型,大明將會再度成為世家門閥的天下。
何謂階級固化?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種地的子子孫孫種地,經商的子子孫孫經商,做官的子子孫孫都是官……
“若是百姓都能讀書。天下多少百姓?就算是蠢,萬人出一個人才可好?天下千萬億萬人,那人才將會充斥朝中,帝王有無數人才在手……你來告訴我,憑什么農戶就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往上走?憑什么他們世代就得在地里刨食?”
“先生慎言。”
李元嬰面色慘白,出去一看,見程達和明靜都在,就冷冷的道:“都進來。”
程達已經害怕了,有些不想進去。
李元嬰冷笑道:“本王一來百騎,就發現程達與人密謀造反!”
這個小子!
我一進來就看到明靜在打程達……里面的賈平安笑了起來。
程達和明靜進來,程達和鵪鶉差不多,被嚇壞了。明靜卻無所謂。
李元嬰冷冷的道:“先生今日之話若是被人傳出去,本王只尋你二人的錯。”
“你想多了。”
李元嬰的用意是好的,但卻神經過敏了。
李元嬰很認真的道:“先生,這話若是被那些世家門閥聽到,你便是離經叛道。”
明靜突然說道:“武陽伯執掌百騎,不是早就成那些世家門閥的死對頭了嗎?那還怕什么?”
呃!
尉遲循毓尷尬的道:“滕王,好像是這樣的。”
賈平安執掌百騎以來,破壞了關隴多少事兒,早就上了他們的黑名單。這幾年他們沒少收拾賈平安,只是被一一化解了而已。
都光腳了,還怕穿鞋的做什么?
李元嬰干笑道:“可那些世家勢力龐大,能不得罪就最好別得罪。”
連宗室都懼怕那些世家,由此可見李治和武媚對世家門閥的忌憚。后來各種手段,一步步的削弱了世家門閥的影響。
而其中科舉就是最好的一個手段!
世家門閥就是雙刃劍,一方面人才輩出,但另一方面他們以家族為重,一旦國與家出現抉擇時,選擇家的可能性更大。
國家可以更換,但我們家族永存!
這才是世家門閥的座右銘!
從漢代延續到了如今!
程達猶豫再三,“武陽伯,世家門閥影響天下數百年……百姓終究還是百姓。”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賈平安坐在那里緩緩吟哦,眉微微挑起,盡是桀驁。
李元嬰心中一震。
這才是我的先生!
……
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