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安打個哈哈。
今日要進宮授課,臨行前任雅相點了賈平安一下,“別說是學堂,就算是州學縣學都難尋好先生。先生不好……學生如何好?”
老任覺得普及教育的事兒任重而道遠。
太子卻覺得學堂大概率要崩潰。
“舅舅,孤聽他們說好些儒者都放話了,就算是你親自去請,就算是每月萬錢的報酬,他們也不會去學堂授課。”
李弘嘆息不已。
“小孩子家家的,哪來那么多愁緒?上課!”
賈平安進了課堂,曹英雄和郝米等人起身行禮。
趙二娘如今竟然成為了新學的資深學員,每日旁聽比曹英雄還認真。
“今日上什么?”
趙二娘最近被賈師傅上了一肚子的格物和算術,覺得該換個輕松的課了。
“今日就給你等講講未來。”
眾人一聽就來了精神,紛紛坐好。
太子也拿起筆準備記筆記。
“我說的未來,總體而言便是指大唐的未來。”
賈平安一直覺得儒家缺乏長遠的規劃,他們總是得過且過,發展到后面甚至見不得誰想進步……別往上爬了,咱們一起在這個醬缸里浸泡著豈不更美?
缺乏長遠規劃導致的結果就是僵化,內部死氣沉沉,一心就惦記著分肥。最終被堅船利炮轟開國門后,一個個呆若木雞,找不到應對之法。
“大唐如今威壓周邊,遼東三國覆滅,突厥一蹶不振,吐蕃被挫敗后也安靜了下來……有人說該馬放南山了,這等話聽聽就好,當真就會敗了國祚。”
“大唐要想保持長盛不衰的法子是什么?威脅!上次我給你等說過給大唐尋找對手的手段。從君臣到百姓,都要牢記大唐永遠都有對手。”
后世燈塔就是這等手段,沒有對手也要給自己創造出一個對手來,以此來刺激自己的軍事力量進步,以此來刺激整個社會保持警惕。
“所謂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就是這個道理。”
“賈郡公。”
兩個旁聽的先生中,蔣峰提出了問題,“這難道不是窮兵黷武嗎?”
“這不是窮兵黷武。”賈平安覺得這些人,或是整個儒家都有問題,“沒有對手的大唐會如何?”
他看著蔣峰,“你可能答?”
“內修德政。”
就是閉門苦練內功。
“沒有對手的大唐內部會發生什么?”
“百姓安居樂業……”
蔣峰越說越糾結。
“你這話說的自己都不信。”賈平安淡淡的道:“沒有對手……內部就會自己大打出手。許多時候有對手就能倒逼內部團結一心,一致對外。當失去了對手時,那些人會想到什么?想到爭權奪利,什么手段都敢用。”
“你等只看到了突厥,只看到了吐蕃,可看到了大食?”
“大食太遠了吧?”
愚不可及!
“大唐立國時,距離安西有多遠?”
賈平安把地圖拿來拉了一下,“大食這些年在不斷擴張,比之當年的大唐更犀利,距離也更近。”
“我不喜歡儒者的一個緣故就是你等骨子里的軟弱和保守,為此還粉飾了一番,叫做仁政。”
賈平安敲敲案幾,止住了蔣峰等人的騷動,“武帝口稱獨尊儒術,實則是打壓百家,用的依舊是法家的那一套……后續也是如此,唯有一個帝王對儒術深信不疑,任用儒者為重臣,按照儒學的那一套去治理國家,推行所謂的仁政,這些仁政換來了什么?”
李弘呼吸急促,想到了許多。
“漢元帝所謂的仁政讓那些地主豪強肆無忌憚的兼并土地人口,大漢的滅亡危機便是在那時種下的。”
李弘聯想到了自己學過的史書,低頭奮筆疾書。
“到了大唐,高祖皇帝就不說了,就說先帝,先帝治國可是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