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頷首,“你來說說。”
這個問題會得罪許多人……
“咳咳!”
有人在干咳,皇帝大怒,可一看卻是心腹許敬宗。
老許在提醒賈平安:小子,悠著點,學李義府就是了。
連李勣都看了賈平安一眼。
皇后微微抬頭,按理現在她該垂簾……也就是坐在簾子后面,可架不住皇帝說這是掩耳盜鈴,加之大唐上層的男女之防沒那么重,所以如今還能堂而皇之的坐在后面。
李弘看著舅舅,心想這事兒該如何說?
“陛下,靠人是靠不住的。”
賈平安一開口就放炮,就在李治微微變色時說道:“想維系官吏的清廉或是可靠,靠自覺和節操靠不住。”
皇帝冷著臉,“這天下的官吏都不妥?”
“不說不妥吧。”賈平安實話實說,“大唐開國還不久,官場這個大染缸臭味還不濃烈。可天下官吏手中都有權力,而這些權力隨時都能生錢,陛下,指望人看著錢不動心是不可能!萬萬不能!”
賈平安覺得這等想法太天真,“這里有一條線,剛開國時官吏還算是清廉,時日越長,貪官污吏就越多……罕有例外。”
李義府忍不住反唇相譏,“大唐立國也差不多五十年了吧,如今大唐官吏就不錯。”
“五十年很長嗎?”
賈平安反問道:“李相在吏部可知曉每年處置了多少官吏?是越來越多還是如何?每年多多少……”
呃!
李義府卡殼了。
隨即他尋到了解釋,“此等事誰會去計算?”
賈平安笑了笑,“新學就會,在戶部和工部,新學出身的官吏都會用數據來對比。譬如說戶口,每年做一個數據,隨后和上一年相比就知曉收支的變化。譬如說工部,每年征召了多少民夫?動用了多少工匠,花費了多少錢糧……這些數據一出來,就能作為朝堂決策的依據。做決策……還是不要拍腦子的好。”
這是為大外甥報仇!
李義府微笑道:“吏部不需要。”
新學別想往吏部擠!
但想想李義府再度補刀:“趙國公在兵部,想來能多要些新學的學生,也算是師生再度聚首,更是能朝夕相處。”
這一刀真狠!
——陛下,賈平安要在兵部大搞一言堂了啊!
太子果斷出來,“孤乃是算學的祭酒,今年科舉前,孤還去了算學,鼓舞了學生們。”
大外甥隨即為舅舅扛事。
李義府面色有些僵硬。
皇帝神色平靜,看不出對此事的看法。
楊德利干咳一聲。
你還沒走?
王忠良不禁有些懵了。
這里都是宰相或是重臣,你一個御史老是逗留不去是啥意思?
楊德利說道:“陛下,去年臺諫彈劾官吏比前年多了三成。這些年都是一年比一年多,同僚們都說大唐漸漸富庶了,可官吏栽跟斗的也越來越多了。”
啪!
眾人仿佛都聽到了巴掌聲。
李義府微笑道:“是嗎?”
楊德利點頭,“下官自行計算過,可復查。若是錯了,下官自請離開長安。”
楊德利離開長安……好像不是壞事吧。
君臣都冒出了這個念頭。
但此次李義府和上官儀有些灰頭土臉,被太子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