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早賈平安起來有些心不在焉。
跑步落在閨女和兒子的后面,兜兜在前面喊道:“阿耶快些。”
“知道了。”
到吃飯時,賈平安依舊心不在焉,一碗馎饦吃完了才發現自己沒放醋。
吃馎饦他喜歡放點醋,這是前世帶來的習慣,堪稱是根深蒂固。
到了兵部后,他坐下繼續發呆。
“國公今日竟然沒走?”
得了這個消息的吳奎熱淚盈眶,“國公終于想到了老夫的辛苦嗎?”
翻身得解放的吳奎精神抖擻,見小吏一臉憂郁,就不滿的道:“還有話那就說,老夫很忙,沒空猜測。”
小吏說道:“吳侍郎,國公就坐在那里發呆。”
賈平安發呆了許久,突然叫來了陳進法,“咱們這里可有隋書?”
陳進法搖頭,“國公,隋書得去宮中尋,或是去學堂尋。”
賈平安吩咐道:“你去尋來,就要帝紀五卷。”
隋書的編撰歷經多年,直至貞觀時才由魏征掌總編撰成功。
陳進法去了半晌才回來,手中正是五卷帝紀。
“國公,這些記載……”
陳進法欲言又止。
賈平安說道:“許多都是假的,我知曉。”
一本隋書為毛編撰了那么長的時日?而且編撰的人換來換去的。無他,就是為了編撰一些貶低前隋的內容。
許多事兒照實寫很簡單,但要編撰就難了。
煬帝在后世臭名昭著,其中大唐史家功不可沒。
陳進法搓搓手,“國公這話,出去我就忘了。”
賈平安笑了笑,“隨你。”
如今的他不在意這些。
打開帝紀,尋到了隋煬帝最后幾年的記載。
一翻開就能感受到一股子濃郁的昏君味道。
處處皆是隋煬帝昏庸的介紹,包括開挖大運河。
役使民夫數十萬、數百萬……
賈平安覺得楊廣最大的問題就是把百姓當做是工具人。
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楊廣不斷把胸中的謀劃變為現實,一個個工程拔地而起,百姓卻在流離。
他就這么不珍惜民力的折騰了多年,最終把老百姓折騰煩了,正好關隴覺著楊廣不聽話,準備換掉他,于是關隴登高一呼,百姓也跟著大喊:造反嘍!
大業九年,天下烽煙四起,楊廣的對策是讓地方建筑塢堡,抵御那些叛賊。
“蠢不蠢?不少叛賊都是百姓,修筑塢堡,塢堡就會變成賊人的根據地。”
賈平安搖搖頭,覺得楊廣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思。
大業十二年,楊廣離開東都洛陽去了江都。
江都也就是后世的揚州。
“腰纏十萬下揚州,贏得青樓薄幸名。”賈平安看到這里不禁笑了,“這是覺著留在北方不妥當,干脆就去江都。這煬帝壓根就沒有安全感啊!”
誰沒事了整日在外面游蕩?再好的風景也會看厭倦。
楊廣在大隋的疆土上四處游蕩,賈平安覺得就兩種原因:其一,作為帝王,楊廣的疑心病堪稱是病入膏肓,所以他需要去巡查自己的領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二,楊廣和手握軍權的關隴門閥關系緊張,雙方都在陰測測的看著對方,所以楊廣干脆建造東都洛陽城……
你們在大興(長安)牛逼,朕不伺候了,朕去洛陽。
可去了洛陽也不討好啊!
楊廣發現自己身處泥潭之中,想動彈一下四周都有不懷好意的覬覦。
此處不留爺……爺去江都!
賈平安抬眸,眸色深沉。
“這位帝王,從一開始就是眾叛親離。”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