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便!”
賈平安的態度從剛開始的溫和轉為強硬,一點兒都不突兀。
使者氣沖沖的走了。
鴻臚寺的官員說道:“趙國公,這般激怒了使者,大食會如何?”
“擔心大食大舉進攻?”
眾人點頭。
賈平安說道:“大食乃是強國,目前他們氣勢洶洶,覺著陽光下的土地都該是他們的地盤,為此不斷攻伐。在西邊他們有一個堅韌的對手,而東邊是大唐阻攔了他們的擴張。你們要記住了,大唐與大食遲早會有一戰,這一戰我以為……宜早不宜遲。”
歷史上大食擊破波斯后就停住了,直至李隆基時期才和大唐交鋒。
這是一種謹慎的態度。
但賈平安覺得趁早把大食對東方的野心打消最好,讓他們去全力進攻東羅馬,全力進攻歐洲。
隨后他進宮稟告了此事。
“大食人野心勃勃,臣以為遲早會和大唐有一戰。”
李治沉吟良久。
“你以為大食如何?”
“強悍。”賈平安說道:“但不是大唐府兵的對手,若是人數相等,大唐可輕松擊敗他們。就算是人數弱勢,只要大唐不出問題,依舊能擊敗他們。”
后來的怛羅斯之戰中,因為葛邏祿反叛,導致唐軍腹背受敵,這才潰敗。
但必須要看到,高仙芝以安西都護府一己之力攻伐吐蕃、中亞、大食,并戰而勝之,若非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還能不斷擴張,直至完成讓大唐西域疆土徹底穩定這個任務。
只是想想就讓人悠然神往。
但現在賈平安覺得這個時間點可以提前。
李治說道:“大食人攻占了波斯不去,這是要長久駐扎定居之意。如此他們進一步會盯住吐火羅等地。吐火羅一下,大食人就與吐蕃連成一片,威脅安西……”
這就是戰略態勢。
而在這個時候,吐火羅等地就是大唐和大食之間的緩沖地。緩沖地被攻破,局勢隨之也跟著破裂。
“大食人會虎視眈眈,臣以為不可把未來交付給異族來決斷,所以臣就出言威脅,讓大食知曉大唐的態度,要么留下波斯這個緩沖地,讓大唐與大食隔離開。他們樂意征伐大唐不管,但卻不能東向。”
不能東向!
這話霸氣!
王忠良都熱血沸騰了。
大食使者回到了驛館,先是發泄一陣,然后說道:“那賈平安讓我去打聽一番他的名聲,什么意思?難道我對他的了解還不夠?去打探打探,徑直問鴻臚寺的官吏。”
隨從覺得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趙國公?”
鴻臚寺的官吏卻很是‘熱情’的把趙國公的光輝歲月一一轉述。
“此人少年為將出戰,每戰必然用敵人的尸骸來堆積一種叫做京觀的尸山,時至今日堪稱是尸山血海……說是有數十萬人之多。”
數十萬具尸骸的尸山,只是想想使者就脊背發寒,“這人竟然如此嗜殺!”
“這位趙國公在遼東曾一把火燒死了十萬敵軍。”
使者愣住了。
大食征伐四方殺戮必然不少,但數十萬具尸骸堆積如山,一把火燒死十萬人……這些依舊讓使者震驚了。
“此人嗜殺,最喜有出征的機會,上次為了出征竟然在朝中和重臣名將們翻臉。”
一個心理變態的名將形象出現在了使者的腦海中。
“此人對皇帝影響如何?”
隨從說道:“據聞皇后就是他的姐姐。”
使者罵了一句粗口。
“也就是說他擁有足夠的影響力。”
大食此刻四面開戰,連東羅馬都敢打,但對于大唐,大食還是很謹慎。
“那些突厥人有不少逃到了咱們那里,提及大唐都心有余悸,說唐人兇狠,一人就敢沖著十人追砍……”
使者起身,“我今日的態度卻有些尖銳強硬了些,目前不適合和大唐翻臉,如此,我再去求見他。”
“趙國公?”
鴻臚寺的官員面色古怪,“趙國公出宮了,有公事,今日不會回來。”
使者遺憾的道:“那明日呢?”
明日……天知道趙國公能在兵部待多久,興許照個面人就不見了。
“我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