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都能算是成功的改革案例了。
因為改革者聲望不足或權力不夠,在各種阻力下沒能達到預期效果、或者被至高權力者放棄而夭折,這樣的失敗改革在地球史上也有不少,比較有名的如王安石變法。
而單純的改革失敗也都算是小事,舊貴族因為反對改革,以各種名義而爆發叛亂,最終演變成荼毒天下的案例也不是一次兩次。
地球世界就有非常典型的失敗改革案例:
漢景帝時的晁錯提出了中央集權削藩改革,由于其個人聲望不足,漢景帝對晁錯的支持態度也并不堅決,對災難后果也預估不足。
當反對改革的貴族們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紛紛叛亂,不太堅決的漢景帝為了平息叛亂者的怒火,將削藩改革的提出者晁錯腰斬了。
可即便如此,也沒有達到止戰的效果,反而大大削弱了漢中央皇權的影響力,使得戰爭愈演愈烈。
最終只能通過生靈涂炭的戰爭來平息戰亂,而削藩改革起碼在漢景帝時代失敗了。
同樣發生在明王朝的削藩改革更是災難性的。改革沒能成功,皇權還被反撲的貴族勢力革掉了命,這就是地球史上的靖難之役。
格雷把他所知道的異世界現實案例當做虛擬推演,在羅澤面前一一推導后,羅澤也不由冒出一陣陣冷汗,徹底想明白了格雷的擔憂所在,也進一步發現權力場斗爭的復雜性。
本來作為科學家出生的羅澤,是絕不愿意奪取格雷制度成果的,因為這種行為同文學作品中的剽竊一樣,都被視作最卑劣的小偷。
所以羅澤聽完推演模擬后的反應就是:
“要不這樣吧,我推舉你來當行星理事會的理事長,就如當年龐森把最高權力讓給我時那樣。說到底我還是一個科學家,相比你來說我對政治一竅不通。”
起碼在當年,格雷.杜伊爾和羅澤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所以兩個志向一致的人彼此也親密無間。格雷也相信羅澤說出這番話,出于真心。
他們此刻都想起了當年發起科學至上主義運動,兩人從恩人龐森.阿瑟蘭手里奪權的往事。他們明明知道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但卻都在鄙視自己的行為卑劣不堪。
羅澤曾經不止一次對格雷提出,如果他們的計劃成功,在戰爭勝利后,他還是想把文明派最高權柄交還給龐森。而每當聽到羅澤說這樣的話,格雷都是沉默不語。
可惜,龐森還是沒能活著看到勝利,或許人類歷史上最光輝的一幕沒有發生。
在羅澤遺憾龐森.阿瑟蘭遭遇的同時,格雷卻感到了一絲慶幸,或許他們也躲過了柯洛達姆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因為權力的禪讓,從來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無論是在地球還是柯洛達姆,無論后來被粉飾的多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