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文.杜伊爾陷入了長考。
尚若杜伊爾家族還有一戰之力,作為家族與民族的最高領袖是絕不該投降的。
此時此刻,恰恰他們還擁有著在加曼山脈抵抗侵略者的能力,并且每一位義勇軍的戰士,都有戰至最后的決心與勇氣。
然而,黑文早就接到了斥候的匯報,正在福薩丘陵抵抗的反抗軍即將崩潰,而一旦反抗軍潰敗,一條頓涅斯河是抵御不了來自東方的進攻。
實際情況也如維卡.阿瑟蘭所說的那樣,那群從大陸東方登陸的入侵者,所到之處只有殺戮和掠奪。
就算黑文能夠繼續在加曼山脈抵抗西面的科恩家族,來自東方的敵人很快也會渡過頓涅斯河,把東卡廷平原變成人間煉獄。
在維卡.阿瑟蘭到來之前,黑文與義勇軍們,已經做好了一旦頓涅斯河防線被突破,就下山沖向來自東方的惡魔。就算明知必死無疑,也要死在他們所守護的東卡廷人民身前。
可絕境將至之際,維卡.阿瑟蘭卻帶來了新的選擇,黑文從談判的一開始,其實就有些動搖了,他只是反復用國仇家恨來提醒自己,不要上了海外侵略者的當。
當維卡.阿瑟蘭把所有條件都開出以后,黑文也只剩下了掙扎,而這份掙扎就是其身為杜伊爾家主最后的堅定。
當理智的思維如浪濤般一波又一波的侵蝕,黑文的堅定最后還是被擊碎了。在思考了一柯時后,他點了點頭。
三年來一直抵抗外來侵略者的英雄,黑文.杜伊爾最后向現實低下了他那顆曾經高傲的頭顱。
見到黑文點頭,維卡.阿瑟蘭也長舒一口氣,作為中大陸地理發現者,維卡自認為已經犯下了太大的罪孽,他無論如何也想保住杜伊爾家族與東卡廷。
事不宜遲,維卡很快就發起了杜伊爾家族與科恩家族之間的談判。
在談判桌上,雷倫.科恩在面對戰場上從未戰勝過的對手黑文.杜伊爾時卻是咄咄逼人。
如果不是維卡.阿瑟蘭和教廷神官居中調和,給了雙方一些臺階下,估計這場談判早就無法繼續下去了。
而此時福薩丘陵已經被瓦卡家族占領,來自東方的惡魔身影已經出現在頓涅斯河的東岸。
出于對東卡廷陷入煉獄景象的恐懼,黑文最終只能做出了讓步,在一份以所有卡廷人看來帶有侮辱性的不平等條約上簽了字。
這就是西大陸歷史上著名的《加曼條約》。
自條約簽訂之后,西卡廷徹底淪為了科恩家族的殖民地。而東卡廷雖然名義上還在杜伊爾家族的治理下,但實際上沉珂的稅收,加之宗教裁判所的介入,杜伊爾家族也只會是象征性的領袖。
東卡廷平原在后來近千年的歷史中,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宗教化的區域。
黑文.杜伊爾很清楚在條約上,他所落下的那個名字意味著什么,那是生生世世的恥辱,關鍵這份恥辱嗨帶上了杜伊爾這個姓氏。
他在戰場上曾是一名鐵血錚錚的勇士,但歷史不會記住黑文喋血在加曼山脈的畫面,只會一次又一次的重復著黑文執筆簽字,并向侵略者屈膝效忠的一幕。
兩年之后的KC1061年,看似一切都安定了下來。為了活下去的東卡廷人改變了宗教信仰,也逐漸適應了被奴役的生活。
一個老人卻被發現吊死在了自家臥室的房梁上。他身后留下的遺言,只有杜伊爾家族的繼承者們才能看到:
“當我在選擇選擇妥協的那一刻起,勇敢就開始離我遠去,這也包括了活下去的勇氣,這樣的懦弱不該屬于光榮的杜伊爾家族,就讓我親手來結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