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戰場的殘骸四處散落,大塊星艦碎片甚至可以威脅到星環殖民區的安全。
只不過清理起來很費事,戰爭時期也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泰彌家族只能暫時疏散了在殘骸區臨近的星環殖民區居民。
但這都不是現在該考慮的,因為洛里斯.庫丘逃走了。
根據星艦殘骸顯示,這次叛軍中部集群內,真正的被摧毀的戰艦也不過兩百四十二艘。
這也就意味著叛軍的主力尚在,位于太空深處的庫丘財閥艦隊的實力,依舊是理事會現有戰力的三倍。
無數統計數據都在顯示,這場戰役的勝利也只是避免行星理事會在短期內滅亡的局部勝利而已。
雖然星環之戰的勝利,確實是把洛里斯.庫丘打怕了,一時半會間也不敢再有滅亡行星理事會的想法。
而星環的防衛體系,也只能守護柯洛達姆行星一禺之地,對于更廣袤的太空,只靠防御設施是無可奈何的。
而此時的太空經濟卻是柯洛達姆行星經濟的四倍,如果從生產力的角度分析,差距更是有十倍不止。
這也由于在和平年代,人們只考慮對行星生態的保護,把大量會造成環境破壞的產業都轉移向了太空。
如果不是星環上還保留了一些工業基礎,以柯洛達姆行星根本是湊不出一條工業鏈的。
在巨大的經濟與生產力差距下,星環之戰給庫丘財閥造成的損失只能算微乎其微。
相信只要給庫丘財閥時間來緩上一口氣,它們就能招募更多的士兵,也會造出更多的軍用星艦。
到時候,就算星環首飾防御能力再如何強大,理事會艦隊再如何精銳,軍神瑞維爾再如何睿智,在絕對實力之前,都會化作齏粉。
格里克.塞拉是主張主動出擊的:
“我們必須乘勝追擊!不然洛里斯再來的時候,就不是我們可以對抗的了的。”
然而,瑞維爾.泰彌卻有些憂慮:
“可一旦離開星環首飾的保護,就憑目前這幾條星艦,在廣袤的太空中我也沒把握取勝!”
瑞維爾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太空戰場不同于星環首飾防衛帶那般可以背靠行星防護罩作戰。太空是完全三維的空間,三條軸線上無數的方向,隨時都可能遭遇敵人的打擊。
每多一艘星艦的數量優勢就能多一分絕對的實力,當這種數量優勢成倍時,這仗就沒得打了。
想象一下,當本方的艦隊突入敵陣后,反而遭到了敵人全方位的打擊。或與數量相當的敵艦隊僵持中,敵軍還有余力從戰績的腹部突襲。這仗還怎么打下去?
格里克.塞拉說的肯定是對的,而瑞維爾.泰彌擔心的也不無道理,擺在夏克.杜伊爾面前的就是一道兩難無解的選擇題,主動出擊是找死,歸縮星環是等死,這又如何是好呢?
這時格里克.塞拉一拍腦門:
“我到是有個主意,我們即能馬上和叛軍再次決戰,又能再次依托防御,打一場反擊!”
瑞維爾.泰彌與夏克.杜伊爾齊齊看向格里克,異口同聲的問道:
“什么辦法?”
“唆使他們攻向塞拉!然后我們去救援。”
而等格里克.塞拉的答案出口后,瑞維爾.泰彌與夏克.杜伊爾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