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洛達姆行星上,確實很熱鬧,薩茲堡外的戰斗,打的非常激烈,各種拍電影時才會使用的特效也都用上了。
德沃.杜伊爾在離開沃爾海姆后,并未隨家族成員回西大陸,他在理事會執行官的安排下,秘密潛入了中都,暗中協助行星理事會處理一些日常的公務。特別是弟弟夏克不在中都的時候。
由于德沃和夏克長的很像,有時候還需要德沃來扮一下夏克,用來安撫中都的人心,也要迷惑下叛軍的耳目。
那留在薩茲堡內所謂的卡廷大公自然是假的,不光德沃是假的,就連攻打薩茲堡的叛軍也是假的,那么天空中震懾用叛軍的戰艦也是假的不能再假了。
全球為何能同時燃起烽煙,只是因為計劃的需要而已。那些真正可能引發混亂的敵人,要不已經被行星理事會處決了,要不就在被捕后倒戈了。
以克欣加為首的復興派,在行星之上能夠調動的資源還是很大的,要配合行星理事會演一場戲,完全能做到滴水不漏。
為了讓這出戲更逼真,行星之上也會付出相當巨大的代價,比如薩茨堡就被攻克時出現了多處損毀,里面收藏的柯洛達姆文明數千年以來的珍貴藏品都被暴民毀損,被匪徒劫掠。
令人心碎的是,這些都是真的……
聽說卡廷大公也沒能逃出來,雖然洛里斯未能從全息資料里看清楚那具不成人形的尸體,是否是就德沃.杜伊爾本人,但那些被毀損的藏品卻能通過全息辨認出來,都是真貨,且件件都價值連城。
其中還包括了那幅令洛里斯.庫丘垂涎三尺的兩千多年前的世界名畫:《拜撒登斯》,如今被燒的只剩下一個角了,不由悲嘆:
“可惜了!可惜了!”
在一旁的伊索.庫丘看來,他的父親是在為德沃.杜伊爾的死惋惜,絕想不到洛里斯只是在為一副畫而難受,就接過話來:
“讓杜伊爾家族的人那么輕易的死掉,確實可惜了,將來我一定把夏克.杜伊爾活捉回來,任憑父親處置,為布魯恩報仇!”
洛里斯自然也不會去向兒子解釋什么是藝術,但也怕把伊索引入誤區:
“如果遇到夏克.杜伊爾,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其它場合,直接動手殺掉,千萬別起什么活捉的念頭,只有死去的敵人才是好敵人,比如現在,德沃.杜伊爾死掉了,我就很開心。”
洛里斯.庫丘說完這番話后,也無意中說服了自己,徹底相信了德沃.杜伊爾已死。畢竟那副畫很貴很貴,懂得藝術的貴族們是絕對不舍得燒掉的……
那德沃.杜伊爾既然死了,那行星上發生的動亂也就是真的了,夏克總不見得拿他哥哥的死當做掉魚的餌吧。
情報部收集的全息最后,收錄了一段遠鏡視頻影像(拉近了容易露餡),夏克.杜伊爾(德沃扮演)立于中都,發誓要為死去的自己報仇(德沃內心是奔潰的),徹底平滅柯洛達姆行星上的叛軍勢力。
雖然先前洛里斯.庫丘還有些懷疑,現在是真的相信了,而且他太了解夏克了,如果哥哥德沃死了,他確實會什么也不顧,先幫德沃報仇再說,柯洛達姆行星肯定要亂上一陣了。
現在看來,被伊索的情報部截獲的通訊也假不了了。
洛里斯也開始了自我反思,他自以為是繼格雷之后的謀略第二,自以為能通過隱忍來暫時安撫塞拉家族,到最后還是被塞拉家族的人給瞞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