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撿漏撿到的功勞已經徹底碾壓過邱志寬了,這也是沒法。
自己運氣太好了!
陳元祐看著對面的陣仗,跟徐家亮匯報的情況相一致。
清軍一部分兵力布置在城內,火炮也集中布置在城頭,一部分則在城外。
雖然從陣仗上看擺的挺整齊的,可這些人的成色如何,第八軍已經試出來了不是嗎?
“開炮,開炮!”
陳元祐下著命令。早打早結束,保不準今天晚上他就能開進京城呢。
轟隆的炮聲響徹通州。
雖然最先開炮的是城頭上的清軍,但大批的陳軍炮兵無懼城頭飛來的炮彈,看到前方的炮兵陣地修筑完妥后,就推著炮車只管向前沖來。
一個個盛滿了黃土的柳條筐已經堆在了炮位前頭,它們已經有防護了不是?而且就是沒有防護,他們也敢跟城頭的清兵來一場炮戰。
看看對面的八旗炮甲打的那叫什么炮!?
一顆顆炮彈飛過來,除了砸傷砸死了幾個人外,陳軍火炮的毛它們都沒摸到。
準頭不行,射速還慢的要死,就這種成色,在陳軍根本就做不成炮兵。
盾車,獵兵,臼炮隊,還有投彈兵。
前者做掩護,反正清軍的炮兵準頭太差,獵兵則專門獵殺對面膽敢射擊的清軍火槍兵,后兩者就是負責把開花彈和手榴彈丟到八旗兵的頭上去。
真以為修了幾條溝壕,也挖了戰壕就能阻擊陳軍了?這是笑話。
趙亮針對戰壕這一問題幾次想方設法,終于從書堆里拔出了盾車這個古老的玩意兒。
當初明清大戰的時候,盾車可是清軍賴以逼近明軍陣列,阻擋明軍小炮和鳥槍的無上利器。
用手里的奴隸去推車,后頭掩伏著弓箭手和肉搏兵,等一點點逼近明軍大陣了,清軍的弓箭手很輕松的就能用弓箭擊垮了對面的火槍兵,而后披甲的肉搏部隊一擁而上,輕輕松松的就能把明軍給辦理了。
誰叫打根子上就爛透的明軍,火器大多都是樣子貨呢?
明軍自己的火槍兵都不敢照著標準填裝火藥。
而槍管與槍彈之間又存在著不小的縫隙,這火器的威力說十不存一是夸張了點,但要說削弱了一半絕對沒有錯。
現在趙亮就把盾車拿了出來,用來抵擋清軍的火槍和火炮。
雖然免不了要付出傷亡,但這比直挺挺的靠近清軍戰壕,挨清軍火槍的打,可好多了。
通州城外,大量的火槍兵被慶桂堆積在戰壕中,沒辦法,為了加強火力,他們只能如此。
八旗兵的訓練太差了,不少人又是第一次上戰場,一槍打完了,鬼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放響第二槍。所以只能往戰壕里使勁的堆人,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把戰壕加寬了。
城外陣地里,八旗兵噼里啪啦的放響火槍,但效果寥寥無幾。
槍彈根本就打不穿盾車的擋板。
因為后者不止是大腿粗的圓木,其外側還披著一層棉甲,別說火槍了,就是小的劈山炮,都不見得能打的透。
“全體都有,手榴彈準備!”
三十多米的距離上,一輛輛盾車停了下來。
“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