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二十二年,也就是西歷的1806年,這是一個很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
又一次俄土戰爭爆發了。
同年第四次反法同盟成立,可是這次同盟剛剛成立不過兩個月,普魯士就萎了。
9月英、俄、普、瑞(瑞典)四國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歐洲戰爭開始,0月25日拿破侖大軍就占據了普魯士首都柏林。
老毛子在歐洲的壓力陡然劇增,同時高加索方向,俄土戰爭開戰。
奧斯曼人不只得到了高盧公雞的支持,同時他們還得到了中國的支持,順帶著連波斯的愷加王朝也得到了中國的大力扶持。
此前不動手,那是因為愷加王朝的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斌更不是一個軟骨頭,而且他們此前已經先跟約翰牛簽署了軍事協議。
結果波斯在戰爭初期雖然取得了優勢,但隨著俄國人向戰場投入更多的兵力和更先進的大炮,使沒有足夠火炮、裝備整體較差的波斯軍隊處于不利形勢。
在法國拿破侖崛起后,英國與愷加王朝簽訂了軍事協議。波斯據此協議向英國求援,英國認為該協議是針對法國的威脅,而不是俄羅斯,因此拒絕應援。
到了1806年,愷加王朝已經在格魯吉亞戰場上全面處于劣勢了,中國這時候再伸去援助之手,這樣才能更好的獲得波斯的感激和更大的利益。
所以俄國人只能在中亞和西部利亞對中國妥協。
多方開辟戰場的老毛子,哪怕灰色牲口再不值錢,哪怕有英國人的輸血,也終于有點hold不住的感覺了。
因為占據了哈薩克草原的陳軍,兵鋒已經越過了里海,直指老毛子的糧倉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了。
這可是絕對的威脅了。
別忘了,在高加索地區,老毛子還在跟波斯與奧斯曼開戰呢,如果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受到了威脅,高加索地區的局勢絕對會一夜之間變得面目全非。(俄土戰爭除了在高加索方向開打之外,主戰場還是在多瑙河下游的歐陸部分)
亞歷山大一世即使再不愿意低頭,他們也只能打掉牙齒和血吞。
砍了半個西伯利亞給中國。
因為局勢比人強。
所以這算是趙亮見解的幫了拿破侖一次,因為中國的支持,不管是奧斯曼還是波斯,都把戰爭支撐到了拿破侖戰敗。
而不像原時空里,當拿破侖集結六十萬大軍殺奔俄羅斯的時候,奧斯曼人已經對老毛子低下了頭,波斯人的力量更是無關緊要。
雖然這兩國即便得到了中國的大力支持,也同樣是爛泥糊不上墻,頂多只是牽制了俄國人一丟丟力量,但這怎么說對拿破侖都是一種幫助。
所以拿破侖的失敗真的要從他自身好好的找一找問題了。
六十萬大軍遠征俄羅斯,這場戰爭的失敗就注定了拿破侖的失敗。
與歷史上的結果一模一樣,戰敗后的拿破侖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島,直到兩年后拿破侖從歐洲輾轉來到了中國,趙亮才算真正見到了這個傳奇一樣的人物。
拿破侖顯然不可能真正的為中國效力。
但待在這里的他,顯然比一個小島上自由多了,也輕松多了。
尤其是小拿破侖在八歲的時候,被中國駐奧地利使臣,帶著返回到中國后,拿破侖的精神狀態就更健康了。
相比歷史上1821年才五十出頭人就死去的結果,這個時空的拿破侖足足活到了八十歲。
他在中國渡過了自己的余生,沒想著回歐洲去,那里的有太多的人不歡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