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看看年歷!”
李鴻儒回上一句,僧人看了看紙包中的銀子,隨即登記了下去。
在眾人前方,阿拉伊抱著年歲小的孩子,回頭張望了一番。
阿拉伊想看什么,眾人便跟著看什么。
李鴻儒對吐渾國的年歷沒什么興趣,但他看不懂吐渾國文字,此時也是隨意跟著阿拉伊跑。
哈克妮孜選擇了香料的學習,帶著年歲較大的孩子,也讓王梨跟了過去。
“我們這邊走!”
阿拉伊開口指向。
眾人步行走向第六座寶殿時,只聽寺廟外一陣妖馬嘶鳴。
“爾等速速回避,寧王殿下來爛陀寺祈福!”
大喝之聲開道,讓諸多排隊等候的人頓時紛紛閃開。
“殿下遠程而來……”
“無須多禮,我緝拿探尋妖邪一夜,此時難于趕回都城,只能借爛陀寺祈福。”
李鴻儒回頭張望時,只見一個有五十余歲模樣,穿著富貴的削瘦吐渾人入了寺廟。
思及吐渾國的國君慕容世允年歲偏大,一些兒子的年歲確實也不小。
這位殿下是李鴻儒見過的年歲最高者,少了年輕人的氣質,多了一些中老年人的暮色。
不過這位寧王沒什么架子,只是讓侍衛做了左右護持,便急匆匆準備入殿。
或許是想看看歷法,求個好日子,對方走入的亦是第六座寶殿。
寶殿之中,諸多大佛坐立,大梵天主佛像位于最前,而后則是毗那夜迦佛像等眾佛,合計大大小小有上百之多。
寧王雙手合十,跪拜在佛像前好一陣祈禱。
待得數分鐘后,寧王才起身。
大殿的兩冊便備有書籍,供給人翻閱,他在其中取了一冊,慢慢開始了翻頁。
“這兒怎么有唐文字的書籍?”
阿拉伊取了一冊書籍小聲低讀時,李鴻儒也隨手取了一冊。
讓李鴻儒有些詫異的是,這冊書中諸多文字與大唐文字并無多少區別,只是有些字形狀顯老,與當代有些小區別。
“這不是唐文,是漢文字,我們以前也曾信奉過儒文化,一些老書采用了漢文字書寫,不過我們現在大都難做識別了。”
如同梁國成為佛國,大隋釋家大興,大唐儒家統治,諸多朝代有著更替。
在吐渾國也不例外。
這讓李鴻儒有了一些興趣。
他隨手翻翻,還能翻到一些可看的內容。
秦皇統一了一個龐大的國度,但在漢武帝之時,儒家文化才宣揚到諸國。
在儒家文化中,漢朝是繞不過去的一個時代。
至今,文字依舊有叫漢字,也稱呼為漢人,與唐文、大唐人并存。
李鴻儒看著典籍,只見這些典籍保存堪稱完好,一些書籍便是他都未曾見過。
朝代更替頻繁,戰亂諸多,不免有一些傳承和書籍被毀滅。
李鴻儒手中的這冊《大皇天歷》便不曾在國子學中有過提及。
“我聽說爛陀寺珍藏了一冊《浮屠刀法》,去將那冊武經取過來!”
李鴻儒翻看時,只見寧王放下手中的歷法書,對著一旁跟隨的僧人說了一句。
“殿下,那刀法是一冊**,冒然修行有傷天和”僧人臉露難色道。
“不就一冊擅長偷襲的刀術,什么有傷天和,你休要聒噪,速速給本王取來便是!”
寧王吐聲,臉色上有不悅。
他此番來爛陀寺,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額外帶了一些其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