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東宮中。
太子一臉的談笑風生。
他久居于長安城,對外界的一切都很好奇。
李鴻儒很擅長講故事,一些講述能有效擴增他的見聞。
“若海心山有如此多鹽晶,那是吃都吃不完啊!”
太子發出長長的感慨。
旱的旱死,澇得澇死,在吐渾國遍地都是鹽晶,在大唐顯得珍貴。
大唐地域雖然遼闊,但鹽井的數量并不算太多,導致只能讓官方控制鹽業,做統籌的分配才能讓普通人有購買的可能。
太子更是難于想象可能千米長的鹽晶巨龍和鹽晶山。
“金山銀山也比不過這種能吃的山。”
太子心生向往,更是想去吐渾國這種圣地看一看。
“若是能拿下吐渾之國便好了!”
“可惜段志玄大將軍已經順利班師,再有半月便能帶軍回到涼州。”
太子吐露了大唐針對吐渾國征伐的最終情況。
一旦班師撤退,便難于再反打反殺回去。
兵士并不是工具人,一旦宣布班師,便會歸心似箭。
這和夫子宣布放學一樣,只要宣布下來了,諸多學生腦袋中想的就是下課,而不會去想著再上兩小時。
這種情況下,便是唐皇的詔書都無能為力。
太子還只是感慨,李鴻儒覺得唐皇那邊已經是大怒。
明明打了勝仗,但段志玄少不了挨批,甚至于坐罪。
太子和唐皇知曉問題的嚴重性完全不同,李鴻儒查探著太子,只覺難于看出任何端倪。
他與太子較為親近,當下也不避諱,直接有了詢問。
“病來如山倒,可能是吹了風,又或是讀書過于勞累”太子淡笑道。
“那帝后呢?”
“母后前往九成宮,或許是有了一些水土不服,才感染了重疾!”
太子的回復或許就是太醫等人敘說,也是唐皇允許對外之言。
李鴻儒問上兩句,也不再做詢問,只是叮囑太子讀書時不要太累。
唐皇等人知曉內情,但這些事沒有讓太子背負在身。
便如普通人,若是年齡輕輕便知曉父母得了癌癥,都會產生極強的心理包袱。
唐皇不說,李鴻儒也不敢冒然開口。
如今的太子很陽光,心態極好。
成年之后,太子開始自主諸多事情,此時太子還叫來了一些肉食,又放了兩壺小酒。
“你外出公干事情諸多,已經很久沒來我這兒,今日痛快,來,喝!”
太子舉起小酒杯,微微抿下一口時,臉色已經一片通紅。
“請!”
李鴻儒舉手,嘴唇亦是抿了一口酒。
太子總不時給予一些好處。
李鴻儒尋思一會,也沒覺察出自己能給予什么回報。
半響,他才思索到自己在西番哈蜜國撈到的梵文賬目冊子。
兵部兌現財富太難了。
海心山的秘密,又加上龍珠,好不容易才摳到一百金。
李鴻儒覺得這兩本冊子獲取的報酬會更低,相較于領取報酬,李鴻儒感覺還不如拿來做順手人情。
“這是?”
看著李鴻儒取出的目錄冊,太子有些疑惑,只覺這目錄冊上與天竺高僧寫的字極為相似。
“說來這兩冊目錄就有些意思了,這涉及到一個聚寶盆的江湖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