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王是一個驕傲的王者。
這不僅源于對方的功績,更源于對方的年齡。
很難有人如他一般出色。
在吐蕃,松贊王被譽為早晨升起的太陽。
這是給吐蕃國帶來新生和希望的男人。
對方十二歲成王,在吐蕃征戰十年,一統國度。
這種成就是極為罕見的,即便東土也缺乏相近的帝王案例。
一往無前的勝利帶來的信心極強,在松贊王的腦海中從來沒有驚懼、害怕等詞匯,人畜無害的表情下,是他極為強大的心態。
但在征伐大唐時,松贊王確實覺察到了自己一帆風順的人生碰觸到了礁石。
在他磨刀霍霍指向大唐時,他的后院已經失火。
吐蕃國不可能出現兩個松贊王。
他確定肯定以及一定,自己在那段時間沒有回到邏些城。
在邏些城的松贊王屬于假貨。
但能迷惑到尚囊,又能鎮住毗俱砥王妃,更是無視秘衛和擊殺到一位秘衛,松贊王確實有著膽寒。
只要有人擊殺他,對方就能取代他成為新的松贊王。
婆羅門諸佛是元神之軀,變化有限,再如何變化也是元神的軀體,會被秘衛察覺,難于做到這種事情。
即便再遲鈍,松贊王也能猜測到假冒者大概率源于大唐。
這讓他擁有了一絲敬畏感,并不愿意再向大唐動刀兵。
假冒者給予了他足夠的威脅,更是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隕落的秘衛讓他防范力降低,但更大的麻煩則是源于婆羅門。
對方在大殿瞎指揮,讓尚囊正式給寺廟開始動工。
當松贊王回到邏些城后,已經見得了一座嶄新的寺廟在進行最后的封頂步驟。
吐蕃國只是想從婆羅門身上學習文化知識,但從來沒想過將對方真正留下來,一直采用了拖延的策略。
對方的這記反向助攻讓松贊王很難受。
大隋朝頂不住婆羅門的侵襲,吐渾國難于支撐,他自然很清楚吐蕃亦缺乏抵抗力。
但木已成舟,一切無可挽回。
若不想數十年后被婆羅門操控,便只能從外部援引助力。
是從此屈服婆羅門,還是臨時屈服大唐,這種選擇極為簡單。
何況屈服大唐并不會導致亡國。
吐蕃國的提親再一次推動。
相較于第一次求親,此次的吐蕃國通聘帶著誠意,也帶著愿意臣服的心態,更是想乞求一份共同的合作。
一番接觸下來,又附帶各種測試,唐皇勉強同意了這場聯姻。
一切的事情基本到此也就結束了。
“吐蕃使者想弄清楚在邏些城刺探的斥候都有誰,又有誰在邏些城進行了搗亂,甚至去模仿了松贊王?”
“這關我什么事呀!”
太子詢問時,李鴻儒直接否認。
他可以憑借變人術進行一些行動,但這種本領并不會上報朝廷。
有過寧王的提醒和警戒,李鴻儒很清楚這種事情的麻煩。
他不僅會被牢牢綁定在朝廷上,而且還會被朝廷防范。
若承認自己變成了松贊王,李鴻儒覺得自己腦殼有病。
他連連擺手,示意自己只是去吐蕃跑了一趟。
“可侯君集退吐蕃時,似乎從你手中取了一些吐蕃王宮的祖畫?”太子疑惑道。
“那是我偷的。”
“你怎么偷的?”
“我靠著土遁術鉆進去大殿偷的。”
土遁術可以顯,變人術絕對不能顯。
李鴻儒腳一跺,看著東宮鋪地的青石磚,又尷尬的笑了笑,將勉強踏入青石中的腳尖收了回來。
土遁術遁的是土,在遁石頭方面的難度極高。
但他這番展示引得太子嘖嘖稱奇。
若是一般的土遁術修行者,磕破腦袋也別想踏入他這處地面半尺。
瞅李鴻儒輕松的模樣,太子頓時信了對方入吐蕃王宮進行了偷盜。
“你真沒模仿松贊王,代替他施行政令?”太子再三詢問道。
“他是帝王,我這種臣子怎么有模仿帝王的能耐,就我這樣的能瞞過誰啊!”
“說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