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儒此時也不將話說的太滿,免得又要大戰一場。
楊素遲早要來此地,他何必提前做這種好人好事。
只要黑袍人盡忠職守守衛這處分陵,到時候必然會被楊素弄死,案件也會順利收尾。
李鴻儒的話語讓黑袍人稍顯放松,但沒有墓穴守衛會歡迎生人,即便李鴻儒是本地縣令也不例外。
“我結算這種糊涂案時至少要寫點內容,您貴姓?”
見得對方揮手示意速速離開,李鴻儒也不以為意,稍做后退時亦有著詢問。
“術士盧真!”
半響,黑袍人才吐聲。
“吾皇有令,守衛皇陵者擊殺侵犯者不算罪,你既然是當地的縣令,就應該做公正的書寫,不要對我有污名化!”
“必須公正!”
李鴻儒保證了一聲,他這保證很及時,不免還讓黑袍人點了點頭。
“您實力等階?”李鴻儒詢問道。
“這也要書寫上去?”黑袍人疑道。
“必須寫!”
“我是九品中下!”
“九品中下是按的什么標準,您給我說一說,我可能要進行一下現代的換算?”
“皇上定下修煉的九五之尊體系,你們現在已經不遵循了嗎?”
“九五體系?”
“一品啟蒙,五品入門,九品為頂,這其中每品又分:下、中下、中、中上、上,總計有四十五層境界,我便是九品中下境界!”
“你們分得挺仔細的!”
……
相較于吐蕃國的十八道標準,大秦王朝時的修煉體系分類得更為精細。
在不斷進步的現代,這種精細規格無疑被放棄了。
大活兒就是有個修煉前期,又有踏入元神之后的一品到九品。
除此之外,再無什么特殊的計算方法。
剛入元神六品算是六品大修煉者,入元神六品十年也是六品大修煉者。
在大唐的修煉體系中,沒有上中下這些階梯層次。
這不免讓同一元神水準出現迥然不同的戰力。
六品削死六品的案例并不少見。
若是如大秦王朝這般精細化,或許就能讓輸贏有更為清晰的對比了。
借著詢問修煉階梯層次,李鴻儒倒是多問了一些內容。
“您的神智似乎很清醒,記憶力也保存得很完整?”李鴻儒問道。
“那婦人淋了我一頭的陰晦之物,我憤怒之下確實想起了往昔的一些事情!”
沉默了數秒,盧真才不情不愿的承認下來。
“請告訴我一些歷史的真相!”
“秦皇是怎么沒的?”
“你們那時代的龐大軍隊呢?”
“你們那些術法有沒有備份,有沒有給我們后人流一份傳承?”
“秦皇到底下葬在哪兒?”
……
見得黑袍人應下,李鴻儒極為高興的吐出了一大堆問題。
這都是老伙伴顏師古所關心的問題,他也有一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