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儒的推斷并非全憑猜想,而是有著真正的經歷,也有相應的證人證物。
徐羽、大羅天傘、張仲堅、鎖龍柱。
只是一番敘說,楊素只覺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很可能成了秦皇定位之處。
“他這是九鼎鎮東土,三柱鎖江海,穩鎮了東土和四海氣運,是一場大手筆!”
秦皇有十二陵,但傳承的古鼎只有九尊。
直到現在,楊素終于將一些事情想清楚。
“他一定在謀算什么?”楊素喃喃道。
大隋文帝謀求諸多,有部分惠澤到他,也成就了今天的楊素。
而秦皇謀求很可能遠超了大隋文帝。
“我們只要沾一點點,哪怕是沾一點點邊,那大概率也是一場造化!”
楊素的眼光發光,話語中有止不住的興奮。
他在高昌國承受的那半場氣運終究還是發揮了一些用處。
久久困擾他的墓穴方位終于有了一個新推斷,而并非此前的死胡同。
他的思維有一個極大的誤區,一直認為秦皇修建墓穴會放在大陸,壓根不曾想到海外。
在野史的記載上,當時的海外之地一片蠻荒,又傳聞有仙人出沒,更有不曾開荒的地仙界秘境。
這讓秦皇有著尋仙之舉,甚至派大術士徐福出海尋覓。
野史是如此說,正史也不例外。
待得歲月過去,一切便查無可查,齊齊化成了毫無下文的猜測,將諸多掩埋在時光之中。
楊素的臉有幾分潮紅。
他來回踱步,只覺聽到了這兩年中最好的消息,對接下來的探查有了一個較為準確的方向。
“我的氣運還要強一些,只有獲取更強的氣運,我才可能有更好的命運,否則那種重地撈不著好處不說,被打死是大概率!”
楊素嘀咕一陣,又招了李鴻儒前來。
“若是你記清楚了,那我就回去了!”
楊素揉揉自己有些酸痛的肩膀,肚子里一些長遠趕路的小怨氣消退得干干凈凈。
秦皇陵的事情很重要,他那邊的事情也不能停。
從李鴻儒這兒獲知了信息,《括地志》對他查漏補缺作用不大,但依舊能起到大唐地理志的作用,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當自己的小心思去除,剩下的事情便屬于推動魏王向上承受皇恩,也將自己作用體現得更為充分,從此成為魏王的心腹。
楊素一番算計滿滿,見得李鴻儒應下,頓時揮了揮手,隨即化成黑孔雀沖上了云霄。
“這鳥可比金雕快太多了!”
見得楊素化成的黑孔雀宛如一道流光飛遁,速度較之那些佛陀的金光遁更快,李鴻儒還是有幾分羨慕之心。
只是他如今知曉了先天因素的影響,并不會主力去推動練功房,而是會提升平常沒什么大用的學舍和道館。
他往昔是個矮子,在一堆矮子中并不突出,伴隨著漸漸的長高,也會愈發惹人注目。
至少將這兩處建筑推動到七級(對應修煉大成的境界),李鴻儒覺得自己才有可能將心中的一絲不安放下來。
但凡他實力和地位越高,這兩處建筑也需要提升的越高,才能排除掉潛在的風險隱患。
“終于又回歸到只缺錢的時候了!”
靠著芭蕉桿補充木材到四位數,又有陰陽紫金鼎碎片補充金石,諸多材料看上去有一定的富余。
李鴻儒此時也只是補充最為常見的黃金。
但凡發一筆橫財,他就能將學舍和道館齊齊推動到七級,繼而會思索去提升八級練功房。
籌劃了接下來的選擇,李鴻儒抬起了腿。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他看著黃昏中金色的光芒,一時只覺這光芒充滿著黃金的味道。
“我得去問問老師,他老人家往昔手腳也不干凈,估計沒少盜大墓,或許知曉一些發財之地!”
王福疇留下的院子就能產出符合太吾藥材的蘭蓀,眼光較之諸多人要不凡。
他這位老師的元神實力雖然不高,但無疑有著極高的見識面,甚至于在南明丁火術法上有著絕對的發言權。
靠著楊素觀測風水定位取水源之地,黃水縣遭遇干旱的事情會迅速消退,李鴻儒也能回歸輕松之身,可以飛去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