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遁術。
100%金遁術:具備從金鐵之物中遁走的能力,也能瞬間逃竄到最遠三百里外的金鐵設置點。
這種逃躥能耐有些類似于高儉的傳送術。
只是金遁術是依靠金鐵相互牽引的急遁來完成這種轉移。
常規釋放金遁術只會讓身體存在一個轉換的空隙時間,在限定時間內轉換回來便不會承受任何影響。
而急遁則會造成身體的軟癱,遁完后會有一定的時間不能動彈。
相較于遁術保命的能耐,李鴻儒覺得這種軟癱缺陷可以直接忽略。
他不免還做了一番測試。
最熟悉的承影劍擺放在大床上,一番施法標記之后,李鴻儒已經駕馭風浪遠離黃水縣。
‘啪嗒’
宛如瞬間從空中的墜落。
李鴻儒的身體再一次顯出在縣衙中。
沉悶墜床感傳來,李鴻儒努力瞪大著眼睛。
身體似乎被打散后在重組,又彷佛硬生生從某個瓶口擠壓而出。
眼前的身體不屬于自己,便是元神都動彈不得。
金遁術具備絕佳的逃遁能耐,但若是身體承受創傷,李鴻儒覺得不能動彈之下,這大概率會流血到死。
“說能耐大,能耐確實很強,但若是說雞肋,這能耐也能湊進去!”
三百里。
二十四小時。
李鴻儒卡了距離,也知曉了不能動彈的時間。
近距離施展金遁術穿梭或許會縮短不能動彈的時間。
但受傷后無疑不能仰仗金遁術逃生,這會讓身體傷勢難于控制,陷入到更為危險的局面。
陶弘景傳承的金遁術都是如此,這更無須說其他派系的金遁術。
火遁時的灼燒身體,土遁時的行進緩慢,金遁穿梭難于動彈。
遁術帶來了各種便利,但遁術無疑也具備著各自的缺陷。
“莫非再去尋求一份水遁術和一份木遁術?”
五行遁術大成似乎會帶來一定的裨益影響。
看著已經修行了三項的上佳遁術,李鴻儒不免也有湊全的心思。
實力在不斷增進,他如今看得上的武技與術法極少。
修行以來,他一直側重提升元神,將術法和武技僅僅作為補充。
眼下是需要能耐的時候,李鴻儒尋思自己能增進補缺之處,只覺能增進的地方有限。
增強身體與速成武技和術法的契合性,尋求上佳的水遁術、木遁術,利用宗正寺收繳的道經補缺《道德真經》等典籍。
依他如今的能力,這些事情都有一定可能去完成。
“也不知師兄有沒有探查到什么消息!”
時間漸漸流逝。
從九月踏入十月,又進入十一月。
而到現在,則邁入了十二月。
地理位置愈向南,冬季雨雪天便越少。
李鴻儒度過著最為暖和的一個冬季,不免也常常念起公孫舉此時的動態,不知對方是否探查到王福疇的蹤跡。
“大人,咱們縣城很可能要出大事!”
公孫舉還沒回訊,但譚政卻是匆匆而來。
若沒有碰到不能解決的問題,譚政并不會找自己。
聽著譚政匯報的訊息,李鴻儒一時間不由都有著凝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