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你怕我們的披風嗎?”
“不怕!”
“那你變成牛后會跟著我們的馬車跑嗎?”
“我本來就是牛啊,不用變,好吧,應該不會!”
……
下榻的驛館中,李鴻儒有些疑神疑鬼,還找鳩摩羅力做了一番專門的調查。
摩揭陀國的規矩并不像大唐一般森嚴。
在曲女城,直接駐扎著妖象、妖馬等生物。
這處皇城也能容納下一頭牛妖和一頭狼妖。
鳩摩羅力和鐵蒼依舊跟在使團中。
鐵蒼是覺察天竺可能產生的混亂,想著投靠東土,而鳩摩羅力則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機回國。
從曲女城過去,只需要走上一千五百余里,就能到達他的老家。
這頭妖牛小心翼翼的回復完李鴻儒的話,又在那兒低聲詢問自己是否可以走。
曲女城的牛暴動對一些人而言是混亂的爭執,但對鳩摩羅力而言就是一種驚嚇。
這是近千頭牛被直接宰殺。
兔死尚狐悲,何況這些牛對他而言是屬于同類。
“沒問題,咱們好聚好散,你走吧”李鴻儒點點頭道。
“那我走了”鳩摩羅力低低聲道。
“走吧!”
“我真走了啊!”
“再見!”
“您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可以來達羅毗國找我們,我們在那個國度很好找的!”
臨近分別,這頭妖牛還是極為感性,連連說了數聲才告辭。
看著這頭妖牛化成的壯漢一扭一扭走了出去,李鴻儒也是搖了搖頭。
幫助這頭妖牛最初只是各有所需。
但隨著將這頭妖牛從琵琶洞主嘴中搶救了出來,這頭妖牛倒是多了一些感恩之心。
只是鳩摩羅力在達羅毗國的勢力再牛也沒什么用。
跑到了摩揭陀國,再打發上一段時間,李鴻儒等人就要回大唐了。
前往天竺之地讓李鴻儒知曉了不少事情。
整個天竺國處于四分五裂之中,而摩揭陀國則是其中最大的國度。
這與秦王朝之前的景象極為相似。
但相較于秦王朝此前時代多元文化的存在,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天竺似乎只有婆羅門文化和佛教文化在相互爭鋒。
文化并不會直接取代皇朝之主的位置,但又能成為無冕之王的存在。
如同儒家文化中的伏羲、孔圣人一樣,這對儒家而言就是王的存在。
但儒家沒有制造元神長生,并不像道家、婆羅門、佛教這樣一直居于帝王的頭上。
文化和教派的權威凌駕于皇權之上,看似屬于一片祥和之地,但紛爭和爭議永遠不會消除。
“除非這些教派愿意承擔皇朝之主的位置,但那似乎又沒什么可能!”
李鴻儒想起往昔唐皇痛斥教派就是想著不勞而獲,不斷榨取價值的話語。
而楊素亦有提及教派之主和王朝之主沖突,而且王朝之主承重過大,似乎難于長生。
種種矛盾的交雜,也讓天竺呈現了教派、王朝混雜的模式。
李鴻儒管不著天竺這些破事。
他就是來天竺兜一圈,看看情況后匯報唐皇。
至于唐皇有什么想法,又想做什么事情,那都是他難于猜測的事情。
“王副使,那位陛下請我們過去欣賞宮廷樂!”
閑在曲女城,李鴻儒的事情不算太多。
他跟隨皇城衛隊不時觀看一下這處城池的城建,又兜了一些地方做實地考察,順道做上一些筆記,日子很正常,符合一個使團的行為。
欣賞宮廷樂也是正常招待的事情。
來曲女城已經三天,此時又承受了尸羅逸多的邀請,李鴻儒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