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
中秋佳節。
李鴻儒掐算了一下時辰,這才踏步出了門。
時代不斷向前,生活質量也不斷提升。
長安城中張燈結彩,諸多人看花燈,又飲酒吟詩作對,小孩兒拿著月餅四處轉悠,不乏各種熱鬧。
這較之李鴻儒少年時代有著截然的不同。
那時的他們一頓飯都要省著點吃,哪曾想過如今這種盛景。
對百姓而言,能吃飽飯,能正常生兒育女,能送到學堂讀書,這就是往昔的夢想。
自身強大,沒有戰亂,生活穩定,安居的環境莫過于如此。
小一輩沒有受過戰亂和國家弱小的苦,但對老一輩而言,他們的經歷太多太多了。
“怎么樣?”
李鴻儒行至觀星樓時,李淳風和袁天罡齊齊踏步而出。
李淳風還問了問李鴻儒。
“什么怎么樣?”李鴻儒反問道。
“就是解決那個問題呀”李淳風道:“你在昨天一夜中就沒想出什么辦法?”
“我只是去看月亮的!”
李鴻儒回了一句,這讓李淳風暗暗罵娘。
三人相互注目,顯然都拿不出什么靠譜的解決方案,最終只能齊齊朝著皇宮走了過去。
皇宮之中懸掛著諸多紅色燈籠,照射得諸多角落通明。
除了往昔的文人宴,翰林宴等,在今年的中秋又有民間雜藝班子前來表演,有著雅俗共賞。
李鴻儒等人進宮時,正逢表演落下,諸多王子公主宮娥齊齊退場。
唐皇并不在退場人選中,待得李淳風指指太極殿方向,眾人才沿著另一條路穿梭前行。
太極殿的廣場上,唐皇端坐在一張圓桌前。
圓桌前又有長孫無忌陪同,四周并無人。
兩人入座的時間顯然不長,桌上的酒還未開封,杯內亦沒有滴酒。
李鴻儒等三人上前,分別行禮,這才站到了一旁。
“別客氣,坐”唐皇抬抬手,又指指李鴻儒道:“朕往昔不曾說話你就坐好了,如今越大越拘束,都不知搶凳子入座了!”
“微臣那時年少無知,不知天高地厚”李鴻儒拱手回道。
“朕又不會刴你們腦袋,瞧你們一個個拘束的!”
李鴻儒還算開腔有著正常回應,坐得也坦然,李淳風和袁天罡則是如坐針氈。
只是看眾人的模樣,唐皇的心中不免也微微沉了下去。
除了死掉的袁守城和傅人君,大唐朝廷相術最強的人都來了。
但眾人不像是能解決問題的模樣。
“先賞月”唐皇道:“一會兒暢所欲言,盡管放開了說,朕能聽好消息,也能聽壞消息,不會怪罪到你們。”
“喝酒喝酒”長孫無忌斟了酒,見得眾人模樣,又補上一句道:“沒毒的,放心喝!”
他和唐皇對視上一眼。
作為最早的知情者,李鴻儒等人這番模樣很正常。
死掉的李君羨就是前車之鑒。
大限真要不可避免來臨,這免不了唐皇要做提前的準備。
李君羨只是牛刀小試,涉及后續諸多,唐皇都要盡心盡力去安排。
“朕年紀大了,喝不得烈酒,酒水寡淡了一些!”
見得眾人齊齊抿酒的模樣,唐皇有著隨意的開口。
他看了一下長孫無忌,這才有著轉口。
“朕年輕時喜歡喝最烈的酒,待得三十歲后就想著酒需要甘醇一些,四十歲不勝酒力后,又愿意喝些淡酒,如今年近五十歲,便只能沾點酒味了,本想看看六十歲時又會換成什么口味,看你們的模樣,朕很難喝上那份酒了。”
“臣無能”李淳風起身請罪道。
“草民無能”袁天罡亦是起身道。
“微臣曾有好友張仲堅,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