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
“長生!”
金鑾殿中,當前做主的并非新皇,而是跟隨唐皇并輔助新皇的長孫無忌。
對其他人而言非生即死的選擇,對長孫無忌卻并非如此。
只是他并不確定‘長生藥’是否真具備足夠效應。
唐皇假死時,就預感自己并無什么殘存的陽壽。
若長生藥有效,唐皇還殘存大量壽命,他哪里需要給如來佛祖臉色。
但他確實難于清楚藥效。
李鴻儒在翠微宮留下了七顆長生藥,他們直到現在還沒有試藥。
長生藥貴重,必然需要足夠份量的人服用,但又不能是壽命還正常的人服用。
這不僅僅關系到查看長生藥延壽的妙用,還需要避免大藥對正常人產生可能的副作用。
而且,他們需要驗證長生藥的時間。
短短的時間難于去驗證長生藥延壽百年。
“皇上假死的時間和長生藥出爐的時間也太湊巧了!”
長孫無忌抿抿嘴,只覺但凡這些事情不齊齊沖突在一起,他都方便去做決斷。
“或許皇上等的就是這種情況,只有待得一切都顯出原形,皇上才會用雷霆之勢掃除一切?”
新皇登基時日尚短,若唐皇復蘇,眾多重臣定然會毫不猶豫選擇唐皇,執行到唐皇的一切命令。
長孫無忌來回尋思,待得片刻才微微朝著新皇點頭。
“朕必然會選擇救父皇性命,佛祖的要求雖有過分之處,但朕也許下了!”
二十一歲的新皇非常年輕。
雖然跟隨過唐皇六年,但政事變幻,少有同樣的例子去參考。
這是剛剛登基就需要面臨抉擇,甚至這種抉擇壓根就沒給予選擇項可言。
不救唐皇不行,但救唐皇就會導致將來的大亂,甚至于帝傳三代而亡并非虛假之語。
東土王朝從未直接選擇過外來教派作為國教,即便在某些昏庸無道的皇朝也只是被本土教派蠱惑。
這是東土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
只是一個決定,或許就會改變東土千年來格局。
甚至于他以后被釘在恥辱柱上。
新皇看著微微點頭的長孫無忌,腦海中念頭又思索到唐皇提及的‘打破常規’,這才有著穩重的開口。
他這番開口顯出了自己必須救唐皇性命的心思,也顯出了對佛教趁機要挾成為大唐國教的不滿。
“好!”
如來佛祖毫不介意新皇口中的話語。
聽得‘許下’的話語,他心中終于一松。
“如今所剩的時間不多,還請陛下早做祭天儀式,也方便讓我等施術!”
如來佛祖伸手邀請。
這讓群臣沉寂時,新皇也有著緩緩的起身。
“移駕翠微宮祭天吧”新皇沉聲道。
“陛下何不在長安城的皇宮祭天?”如來佛祖問道。
“說來此事與先皇相關”長孫無忌接過話題道:“帝后早逝,先皇心傷時引了地氣營建昭陵,這讓先皇能在皇宮中日日望見帝后的陵墓,但地氣供了昭陵,皇宮辦祭典就需要挪移地方了,您也知道,皇上登基也是在翠微宮舉辦的祭天儀式!”
長孫無忌開口做了解釋,又引入了新皇做舉證。
這讓如來佛祖點了點頭,不再做詢問。
長安城皇宮前去翠微宮有三十里路,時間需要稍做等待,但是不會很長久。
他低語了一聲,又有摩訶迦葉和阿難陀齊齊退下去了慈恩寺處。
金鑾殿中,只有新皇一聲低低的‘退朝’和諸多大臣沉重的腳步聲。
所有人都知道這類國教的危害,但此時沒有人有能力去阻止。
誰敢出言阻攔,誰就是害唐皇的命,害唐皇自然是誅九族的下場。
與西海龍王敖閏的爭辯各有手段,但涉及到如來佛祖的要求時,沒有人能在這種事情上開腔,便是褚遂良都選擇了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