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種婚事涉及太多,若你能留下那個男子,我便許了你,若不能留下,那便不要再提……”
“陛下,您這是反悔了嗎?”
女王開口吐聲時,只聽皇宮外遙遙傳來了一道聲音。
“我不勸留下的人,您應該也不能勸想離開的人!”
李鴻儒的聲音發聲遠,但又清晰傳到了皇宮大殿中。
“若是人心散了,陛下強行挽留也是一樁難事”李鴻儒道:“但凡她們選擇半夜縱馬而走,陛下也攔不住!”
“誰敢如此?”女王皺眉道。
“陛下可以拭目以待”李鴻儒道。
“人無信不立,大唐的君王有君無戲言一說,還請陛下三思!”
待得李鴻儒話語結束,公孫舉也補了一句。
“陛下,強國和東遷兩不耽擱,商團此時帶走一些人提前去適應適應也并非壞事,只要她們心中有西梁,到時自然會回來,說不定將來能給陛下帶來不可估量的裨益。”
宣傳大唐最好的方式無疑是這些男人。
在這些天中,西梁國女子無一對大唐不乏充滿憧憬,認為大唐男人都是這般勇武俊朗,又皆具多才多藝。
鴻臚寺的人才有較為全面的才能,嘴皮子又利索,擅長學習西梁語溝通。
衛尉寺的人則是勝在了外形條件,但凡在那兒一站,不需要多說也會被姑娘們歡喜。
待得一些小恩小惠的貨物半賣半送,更是引得諸多姑娘春心萌動。
相較于往昔那些來西梁商團男子的粗魯與丑陋,大唐這些男子無疑是另一個層次,幾乎難于看到缺點。
這最終讓諸多女子有著較為大膽的接觸。
“西梁香袋兒的陋習不乏是因為女子對男子的分配不均,才導致了重重惡果之事,眼下這些人也不曾多挑,具都是一對一的良緣!”
遠遠之處,又有一道清脆的聲音傳來。
女王看向遠距了王宮,又保持了正常發聲的數個方向。
很顯然,除了李鴻儒和公孫舉這兩位高手,商團中還有實力不菲的高手。
“你們這是有過提前的預謀?”女王皺眉道。
“男歡女愛之事講究眼緣,這哪有什么預謀”李鴻儒搖頭道:“何況只是區區數百人,我們也留下了二十三位能力不菲的同仁,若是論及麻煩,我回去后接受審查和報備的麻煩并不會少于陛下!”
“陛下,誰能特意奔襲萬里跑到西梁國來做婚嫁之事,您這是多心了”公孫舉大聲道。
“好馬配好鞍,良緣擇佳偶,能向上挑就不會挑次一籌者,這也無怪他們的選擇”楊素惋惜道:“我們眼下雖說有一些虧,但福兮禍兮,焉知將來如何?”
待到現在,楊素已經有著大致的明了。
相較于弄垮經濟,李鴻儒這是利用人力在西梁官員體系中挑挑揀揀。
西梁的官員近萬人,五百余人并不算多,但這是掐尖,將女性優質官員有著掃蕩。
雖說有一些男子意志不堅有著留下,但對西梁國而言,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即便大唐男子能以一當十也難于彌補這種缺失。
他勸誡帶著中性之語,又不乏偏移女王的念頭。
待得數句勸說之下,女王皺眉看了皇宮外的請愿者和商團一眼。
她顯然是不喜歡這種場面。
她與李鴻儒協定的諸多條件中,并沒有包括男歡女愛不得涉及西梁官員。
落到眼下,女王只覺虧得有些厲害。
“你真是個孫子!”
注目著宮殿外的李鴻儒,女王朱唇咬動。
待得她喃喃發聲有著傳音,宮殿外的李鴻儒一張臉才忍不住有著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