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大公子趙正為父請命,誠請各大城主協助他討伐趙興!
檄文寫好以后,交由信使,緊急送往各大城池。
……
“公子,我們也要做準備,聯合的盟友始終是盟友,我們必須有屬于自己的力量!”
趙正當即就在明城發出公示,以自己的名義募兵,召集勇士,同時把檄文也一起公示出去。
明城之下,還有中小城池近二十座,若是能把這些城池的城衛軍全部招攬過來,也有五六千的兵力。
如果募兵順利,能夠招攬到三千左右的兵力的話,就可以臨時組成一萬大軍。
告示發出之后,議論的人很多,響應的人卻寥寥無幾,大家都知道是要去打仗,而且兵力懸殊,沒人愿意去送死。
盡管許多人都感恩州牧趙玄,但事到臨頭還是有些不敢站出來。
“我陳湯,愿助公子討伐逆賊!”
“我高順,愿助公子討伐逆賊,”
陳湯得知消息,第一時間就來投奔,還帶著他的好友高順,以及自家的部分護院。
陳湯的帶頭讓許多人都刮目相看,同時對陳湯大加贊賞,雖然陳湯還在守孝期,但是沒有人指責他不孝,都紛紛支持他這樣做。
之前趙正為他爹陳茂報仇,不惜抄了王家,現在趙正和王家開戰,不管是為了忠義還是仁孝,陳湯都理應站出來支持趙正。
不過來投的人還是少,大多都是蠢蠢欲動,似乎缺乏點動力。
趙正很快明白過來,陳湯這些人來投,都是因為心中大義,自家也不是也那種缺穿少食的人。
大多數人雖然有心幫忙,但是青壯男子,都是一個家庭的支柱,他如果因為大義去賣命,誰來幫他照顧家庭。
這樣一來,他們都變成了吃瓜群眾,想去,但身不由己。
這個時候財富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
趙正之前沒有在告示中明確待遇問題,他以為談錢傷感情,因為是討伐逆賊,本來也沒有舍不得出錢。
他就再加了一條,所有參與討伐的士兵,在原來士兵待遇的基礎上,俸祿再提高,達到了一月一貫。
終于,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更何況趙正還是本身就占據大義的一方。
來投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還好,抄了王家,獲得了大量的財富,足夠支撐他打這一場戰爭。
趙正召見了陳湯和高順,稍稍有些意外高順成了陳湯的好友。
得知兩人都精通兵法,曾在一起拜師學藝,陳湯懂騎兵,而高順懂步兵。
趙正瞬間明白,召喚得到了騎兵,步兵訓練法,就在兩人身上。
陳湯因為他父親陳茂的緣故,自身在軍隊就有威信,所以趙正決定讓他來帶領明城的一千城衛軍。
同時把五百匹戰馬交給他,由他去組織整合軍隊。
而高順就負責新招募的人員。
一切都有序的進行著。
十天時間,從明城到云城路程是三天,趙正需要至少需要一天出發,所以留給他的只有六天時間。
時間緊迫,需要快速組建一支強大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