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機緣不小,肉身崩潰,元神不滅,又得看守封神臺差事,封神之時也可封你一個正神!”宋明看著游神‘柏鑒’,贊道。
當初柏鑒乃是黃帝麾下大將,為了抵擋蚩尤,成為人族共主,黃帝將從老子處得到九轉金丹賜予左臂右膀,其中就有柏鑒。柏鑒服用九轉金丹,短短時間就一躍成為大羅金仙,為擊敗蚩尤立下大功。黃帝成為人族人皇,柏鑒因功被封在北海,坐鎮北海,可惜不幸殛死北海,捐軀報國,只剩下一部分元神,茍活到至今。
雖然失去肉身了一大部分元神,可是依舊能夠有一部分元神存在成為游神,已經是大幸了。其他服下九轉金丹的,基本都已經魂飛魄散了。
“得陛下庇護,能得一清福正神之位,已經是對我柏鑒最大的恩賜了。”柏鑒道。
他正是得了黃帝的傳音,方才遇到封神之人‘姜子牙’,姜子牙一聽柏鑒竟然是黃帝時期大帥,人族先賢,所以就將柏鑒帶在身邊,并允諾會封柏鑒一清福正神之位。
宋明運起法眼,觀看封神榜,卻見封神榜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力量,上面寫著不少正神、副神的名字,可是如今歸位的也就二百余人。
忽然,宋明心中一動,掐指一算,雙眼仿佛透過空間層層阻隔,卻見成湯武成王黃飛虎終于反出朝歌,帶著三千飛虎騎投西岐,紂王聞之大怒,使大軍討之。
這黃飛虎出自將門,其父黃滾是成湯赫赫有名的鎮邊老帥,黃飛虎少年時拜聞太師為師,學習兵馬、武藝,是紂王的府邸之臣,為了籠絡黃飛虎和黃家,紂王更是娶了黃飛虎的妹妹為平妻。紂王登基之后,封黃飛虎為武成王,其妹妹為西宮黃娘娘,黃飛虎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殷商軍中僅次于聞太師。
而且黃飛虎所帶領的飛虎騎是殷商最精銳的軍隊,雖然只有三千之數,卻是媲美三十萬大軍。一旦黃飛虎投入西岐,那么西岐實力將會大增,所引起的連鎖反應足以動搖殷商根基,畢竟兒子都投入西岐了,黃滾這個鎮邊老帥又豈會站在殷商這一邊。
“楊戩也輪回轉世歸來了!”宋明看到楊戩救了黃飛虎,斬殺三位仙神,方才知曉楊戩入了輪回,如今已經重新回到玉鼎真人門下,而且如今《九轉玄功》已經修煉到了第三轉,實力絲毫不遜色黃天化、哪吒。
在黃天化、哪吒、楊戩等人的幫助下,黃飛虎有驚無險終是平安到達西岐。而西岐一方見到黃飛虎來投自然很是高興。
于是在大朝的時候,姜子牙與伯邑考商議一番,便正式打起反商旗號立國為周,伯邑考為周武王,拜姜子牙為大司馬,封黃飛虎為武成王、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其他各級官員全部官升一級。
朝歌紂王在得知西歧反叛之后,頓時大怒,馬上傳檄天下詔,曰:伯邑考乃臣,天子乃君,以下伐上是為不忠,大逆不道,使先人賢名蒙羞;陷祖宗萬世于叛逆之名,是為不孝,發動叛亂,廢除新政,致使百姓蒙難;大軍攻伐,使百姓險水深火熱之中,是為不任;罔碩大義,為達目的不惜勾結貴胄叛臣賊子,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有何顏面來指責君王,當為天下人所共棄。
此篇檄文乃是紂王親自編寫,不僅在大商直轄境內,而且在整個天下都引起了震動。在這篇檄文之下伯邑考那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名聲頓時傳遍了天下。之后紂王號召各方有良知的諸侯響應君令,起兵勤王,擺脫叛臣伯邑考的控制,就算以前曾有不得已從逆之舉,天子可既往不咎,還會論功行賞。
隨后紂王便命剛歸未久的太師聞仲親自掛帥帶領大軍三十萬,出征西歧。
一路上聞仲大軍勢如破竹,幾乎未遇到什么阻礙便兵臨西歧城下,速度之快令人瞪目結舌。朝堂之上捷報不斷讓紂王很是滿意,少有的連續一月上朝,而且紂王已命朝中大臣準備好了慶功酒宴,只等聞仲還朝。
可惜一直順風順水的大商軍隊終于在西歧城下受到了挫折。
西歧城堅無比,城墻高聳,物資充足,武器精,便是大軍的斗志也是昂然之極,再加上伯邑考父子多年施恩,城中百姓紛紛支持。如此西歧成便一道天塹,將大商軍隊阻住。而西周統帥姜子牙也像是鐵了心一般,任由聞仲如何挑釁,只是堅守不出,如烏龜一般龜縮于城池之中,還將一此有非議的將軍和想要擅自領兵出城作戰的將領當眾斬首,于是西歧再也無人妄言戰事。
聞仲見姜子牙使出如此無賴招式,無奈之下只能是領兵強行攻城。
不得不說姜子牙領兵穩如泰山,整個西歧上下在他的指揮下,發揮出了驚人的戰力,即使是聞仲這種久經戰陣的老手也是暗自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