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此時也已經到了最后時刻,武王率領千萬大軍伐商,一路關過斬將,破了潼關,與北伯侯在孟津會盟,天下八百諸侯盡皆奉武王為主,一同討伐殷商。
大軍兵臨城下,紂王早已恢復清醒,意圖重振江山,可惜已經太遲了,精銳盡喪,又無截教仙神相助,紂王雖然年輕時以勇猛冠絕天下出名,可是數十年沉溺于酒色,卻也身體虧空厲害,難敵西周強將,首次出征,敗落而回。
妲己等妖卻是依仗妖術,欲要斬殺姜子牙,不料姜子牙在營中布下五雷正法,克制邪魅,妖后無功而返。心驚膽顫之下,駕起妖氣,要逃脫。
楊戩與哪吒,緊追趕,如驟雨狂風。只見前面面首黃幡,空中飄蕩。香煙藹藹,遍地氤氳,寶蓋飄揚,有數對女童,分于左右;當中一位娘娘,跨青鸞而來,乃是女媧娘娘駕至。
話說女媧娘娘跨青鸞而來,阻住二個妖怪的去路。二妖不敢前進,按落妖光,口稱:“娘娘圣駕降臨,小畜有失回避,望娘娘恕罪!小畜如今被楊戩追趕,懇求娘娘救命。”
女媧娘娘聽罷,吩咐碧云童兒:“將縛妖索把這二個孽障鎖了,交與楊戩解往周營,與姜子牙發落。”童兒領命,將二妖縛定。
二妖一聽,悲泣哭號道:“啟稟娘娘得知,昔日是娘娘用招妖幡,招小妖去朝歌,潛入宮禁,迷惑紂王,使他不行正道,斷送他天下。小畜奉命,百事逢迎,去其左右,令彼將天下斷送。今已垂亡,正欲復娘娘鈞旨,不期被楊戩追趕,路遇娘娘圣駕,尚望娘娘救護。娘娘反將小畜縛去,見姜子牙發落,不是娘娘出乎反乎了?望娘娘主裁。”
女媧娘娘言辭犀利,殺氣騰騰:“我使你斷送殷壽天下,原是合上天氣數,豈意你無端造孽,殘賊生靈,荼毒忠烈,慘怪異常,大拂上天好生之德。今日你惡貫滿盈,理宜正法。”二妖俯伏,不敢聲言。
只見楊戩和哪吒,正往前追趕二妖。楊戩看見祥光,怕二人沖撞,連忙對楊戩、哪吒囑咐道:“此位是女媧娘娘大駕降臨,快上前參謁。”楊戩等聽罷,二人上前,倒身下拜。
楊戩等異口同聲,恭恭敬敬言道:“弟子不知圣駕降臨,有失迎遷,望娘娘恕罪。”
女媧娘娘寒顏稍霽:“楊戩!我與你將此二妖拿在此間,你可帶往行營,與姜子牙正法施行。今日周室重興,又是太平天下也,你二人去罷。”
楊戩等感謝娘娘,叩謝而退,將妖解往周營。話說楊戩等將二妖掉下云端。二人隨架土遁,來至轅門。
那眾軍士,見半空中吊下二個女人,后隨著楊戩等二人,軍士忙報人軍中:“啟大司馬!楊戩等令。”姜子牙傳令其覲見。
楊戩上前將中途遇到女媧娘娘之事細細說與姜子牙聽,姜子牙聽話,朝媧皇宮方向一拜,感激女媧娘娘,隨即命左右將二妖帶至轅門。姜子牙來至轅門,見左右諸侯在此,命楊戩等人押來二妖,下令將二妖推出轅門斬首。
妲己二妖,低頭無語,左右旗牌官,簇擁出門來,后有楊戩,哪吒監斬。只見二妖推至法場,琵琶精默默無言。唯有這狐貍精,乃是妲己,她就有許多嬌癡,又連累了幾個軍士。
話說妲己已束縛在轅門外,跪在塵埃,恍若一塊美玉無瑕,嬌花軟語,臉忖朝霞;轉秋波無限風情,頓歌喉百般嫵媚。對那持刀軍士百般挑逗,細語逢迎,將那軍士迷得不知東南西北,目瞪口呆。
一連數次,換了幾批軍士都是如此結果,楊戩無法只得報予姜子牙。姜子牙聽后,沉思片刻,旋即帶領眾諸侯出至轅門。只見妲己綁在法場,果然千嬌百媚,似玉如花,眾軍士如木雕泥塑。
姜子牙喝退眾軍卒,命左右排香案,焚香爐內,口中念念有詞,望昆侖山一拜,祭起打神鞭,向妲己敲落。一陣狂風刮起,飛沙走石,眾人觀之不明。
須臾,惡風散去,妲己原地癱軟著一九尾狐貍,已經腦漿迸裂,死于非命,眾人皆以為妲己已死,大為欣喜。
話說姜子牙斬了妲己,將首級號令轅門,眾諸侯無不贊賞。且說紂王在慶顯殿獨自悶坐。有宮人左右,紛紛如蟻,慌張亂竄。紂王心中煩悶,詢問道:“爾等為何這樣著急,可是皇城破了?”傍有一內侍跪下,泣而奏道:“二位娘娘,昨夜二更時分,不知何往,因此六宮無主,故此著忙。”
紂王著急,讓內侍去查。有常侍打聽,少時來報言二位娘娘已被姜子牙斬首,掛于周營轅門。
紂王大驚,上五鳳樓觀看,果是二后之首。
紂王看罷,不覺心酸,淚如雨下。乃作詩一首以吊之:“玉碎香消實可憐,嬌容云鬢盡高懸;奇歌妙舞今何在,覆雨翻云竟枉然。鳳枕已無藏玉日,鴛衾難再探花眠;悠悠此恨情無極,日落滄桑又萬年。”話說紂王吟罷,自嗟自嘆,不勝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