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字一般都會放在照片的邊緣,但周刊方春沒有這么干,他放在了比較靠里的位置,旁邊就是校服黑百褶裙,不注意真看不到。
但是也不能說它故意藏著這行字,畢竟從寬泛意義上講,這行字還是放在圖片邊緣的。
只是這個邊緣的定義有點寬廣。
“原來是模特。”和馬咋舌,翻到下一頁開始看正文。
他正看呢,有人喊道:“我們看不見啊,你讀一下吧桐生!”
美加子也跟著起哄:“對啊讀一下,你拿那么高看,我養著脖子都看不見。”
委員長:“讀一下讓大家都聽聽好了。”
于是和馬被迫開始朗讀吹捧自己的文章——至少明面上是吹捧自己的文章。
這篇文章,上來就先吹了一波和馬臨場發揮為悼念亡母做的曲子,聲稱來取材的記者藏在教室外聽得哭出了聲,差點被發現。
然后文章用短短幾句話,噴了音樂界之前的普遍看法:桐生和馬是得到了南條財團的青睞然后從一個無名落魄作曲家那里得到了《星之所在》曲譜。
記者一看就是個老噴子了,幾句話的內容,把音樂界塑造成剛愎自用的蠢蛋,倒了一大堆臟水。
接著記者還設問:這要是真的出自某個落魄作曲家之手,這個作曲家又怎么會落魄呢?
如果現在的音樂界會讓有這種才華的作曲家落魄到要心甘情愿的被別人冒名頂替,不正說明音樂界需要一場徹底的改革嗎?
反正就是把音樂界一頓踩,順便抬高了和馬。
不但如此,他這段話還“不經意”的爆了個猛料:和馬是南條財團內定女婿。
和馬看到這里不由得把又把雜志封面看了一遍——這封面根本沒提南條,而且碼打得非常大根本認不出和馬身邊那是南條。
她可以是任何胸肌浮夸的女性。
和馬再把注意力轉向文章,在吹捧了一波和馬之后,文章筆鋒一轉,開始描繪北葛氏高中的女孩子們為桐生和馬瘋狂的樣子。
和馬看著那些子虛烏有的描寫,簡直頭皮發麻。
而且文章里描繪的這群妹子,總讓和馬想起上輩子見識過的某個群體。
那就是流量明星粉!
于是和馬就更頭皮發麻了。
關鍵他還為了滿足大家的要求,不得不把文章里的內容都讀出來。
這簡直就是公開處刑的。
許久不曾在和馬面前晃悠的山田陽一,這時候都支棱起來了:“原來桐生君這么受歡迎啊,太震驚了,真行啊。”
“按這個說法,日南會長也是桐生的粉吧?連那個日南也要被桐生納入懷中了嗎?”
和馬忍不住停止朗讀,反駁道:“這明顯就是在胡編亂造嘛,怎么會有這種東西嘛!周刊方春可是臭名昭著的期刊啊!”
這個時候和馬心里想,我非讓古美事務所請你們這幫狗記者喝茶不可。
這時候,南條忽然進了教室:“我爺爺忽然打電話給校長,發了一通脾氣,說是學校把娛樂記者放進來了。我打算回家問問怎么回事。”
和馬對南條揚了揚手里的周刊方春:“你不用回家了,看看這個就懂了。我建議讓古美律師事務所來處理這事情。”
“周刊方春?”南條皺起眉頭,“這恐怕不行,他們就等著被告呢,真讓古美先生去處理,他們估計能樂開懷,哪怕最后給我們賠錢撤稿道歉,他們也是賺的。”
和馬:“那怎么辦?我去砸了編輯部?不能吧,我還要考東京大學然后加入警視廳呢……也許我可以找一下錦山。”
南條想了想,搖頭:“不,我覺得就這樣吧,反正我們也不混娛樂圈,我們不怎么怕這種輿論。”
她頓了頓,反問:“和馬你想混娛樂圈嗎?”
和馬搖頭:“不想。”